塑胶污染长久以来都对自然生态构成威胁,而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近年更陆续浮现。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数字,有八成的海洋污染是由人类在陆地上的活动所造成的,对海洋生态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上月,一条抹香鲸在西班牙一个海滩上搁浅,其后被发现体内积聚了接近30公斤的垃圾,导致消化系统受阻塞死亡。在三月,一名潜水员发布一段在印尼峇里一个受欢迎的潜水地点拍摄的影片,片段显示水底有大量塑料废物漂浮,该名潜水员表示,他从未见过如此情形。要改善自然生态的环境,事实上消费者有数项事情可以做,以协助减轻塑料污染的破坏力。
READ MORE
【時事百寶箱】停派膠袋有用嗎?
(一)废物管理公司Cleanaway表示,最简单容易减少日常废物的方法当然是减少甚至停用一次性塑胶制品,包括塑胶袋、饮筒、水樽;这些都是在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废物。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制品的方法有不少,例如停用胶袋、停用饮筒、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器皿、水樽、咖啡杯等,并减少购买不同产品。市面上的清洁剂其实可以用在不同的家具或家品上;同时,目前全国所有州份(新州除外)都经已或将会全面禁止派发塑料胶袋,而两大超市亦已宣布,将逐步停止派发胶袋。
(二)限制使用化学清洁剂。从水渠冲走的化学剂,最终都会流向引水道及大海。这些化学清洁剂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磷酸盐,可能会导致海洋出现藻华(即「绿潮」)的情况。政府节约能源组织Your Energy Savings建议公众,减少使用化学品,并以有机替代品取代。例如,以梳打粉清除污渍、以柠檬汁代替漂白水、以白醋代替玻璃或镜面的清洁剂等。一旦有必要购买专用清洁剂,应考虑购买一些以植物制造而成而且可进行生物降解的产品。如欲进一步了解更环保的清洁方法,可浏览新州环境及遗产办公室的网页。
(三)购买二手产品、循环再用及回收废物。在购买新衣服、电子产品或家俬前,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该件商品;假如是必须的话,应考虑购买二手货品。澳洲是全球第二大纺织品消费国,但捐赠予慈善机构或在澳洲境内转售的纺织制品则只占15%,其余的则可能已被送到堆填区。同时,大家亦应学会如何正确进行回收。每个地区的市议会都有其独有的回收程序及规矩。假如有人将错误的废物放进回收桶内,便可能会污染桶内其他本来可以循环再造的废物,导致整车废物被逼送到堆填区。
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又会否出一分力、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