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百宝箱】社交媒体助原住民传承文化

Facebook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with Indigenous users

Facebook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with Indigenous users Source: AAP

最近发表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大部份原住民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都相当谨慎,害怕被人歧视、攻击。但有关调查同时揭露,社交媒体同时为原住民带来相当大的益处。余睿章在今集「时事百宝箱」为大家讲解。


最近,麦格理大学发表一份名为《社交媒体族群:网上世界的原住民》的报告,内里揭露澳洲原住民对社交网络的态度及使用情况,相比其他非原住民有着不少分别。

报告针对六个范畴进行研究,包括原住民身份认同感、网上联系、持守文化、种族主义及暴力、寻找援助、政治抗争。有份撰写报告的麦格理大学原住民研究学系的卡尔森(Bronwyn Carlson)教授表示,报告显示,原住民年轻人与其他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存在一个比较特别的分野。她说,现今有不少年轻人因为要避免被家人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因而选择离开Facebook这个社交平台;但相反,年轻原住民则以Facebook作为一个渠道,寻找远房家人及老一辈的长老,甚至一些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亲戚。

虽然部份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让他们能联系身在远方的家人、加深他们的原住民身分认同感,但另一方面,有一些被访者却不敢在网上表露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调查显示,有接近三份之二受访原住民,对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表示担心,同时亦有两成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网上接到暴力威吓。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弗雷泽(Ryan Frazer)表示,研究发现原住民这个身份可以在网上触发出不少的欺凌情况。他说,受访者当中最常听见的种族歧视情况为:假如他们的本身肤色较浅,便会被网民攻击、指他们假扮原住民;而一些较容易被人认出的原住民,则较常遭遇如先入为主形式的种族歧视或人身攻击。

话虽如此,超过七成被访者认为,社交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认识其他族群及传承文化习俗。卡尔森教授说,这个情况在塔州尤其明显。她说,在塔州有一个族群,透过一个私人Facebook群组传承他们的独特语言,甚至尝试寻找一些已流失的语句。他们使用私人群组,只有有兴趣的人才会加入;这个群组便成为一个平台,让他们安全地进行交流、发展他们的言语技巧、学习族裔语言及族群文化。

另外,对于悼念亡者的文化习俗,使用社交平台的原住民对此的意见各有不一。有部份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是一个较为现代化、较为新式的渠道,让他们哀悼长辈的离世、表达对失去他们的伤感之情。但有人则表示,在此过程中,有一些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士却未有遵从一些与亡者有关的传统习俗,例如不可发布死者的照片。

在参与政治讨论或活动方面,报告显示接近八成受访者承认自己在网上有积极参与政治。弗雷泽表示,涉及政治的活动及讨论大部份都在Twitter上进行。他说调查结果显示,Twitter依然被用在政治目的,用在参与时事讨论、宣传政治活动、提高社会对社会问题的认知。

最后,昆士兰科技大学数码媒介研究中心的布朗斯(Axel Bruns)教授表示,近年出现了不少计划,鼓励原住民多使用数码媒体。他举例,一个在2012年创办、名为「Indigenous X」的计划,让不同原住民人士轮流管理一个Twitter帐户,让他们亲自与公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布朗斯教授说,这个计划的原创性获得全球各地的认同。他说,知道这个计划被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群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他说,在其他拥有原住民社区的国家,如加拿大,都有学者正在密切注视「Indigenous X」计划。他说,这些学者都表示,这个计划实在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时事百宝箱】社交媒体助原住民传承文化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