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百宝箱】国际母语日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ource: Getty images

每年2月21日是联合国国际母语日。今年联合国特别鼓励人们学习外语,以促进多元文化及语言多样性。余睿章在今集「时事百宝箱」为大家讲解本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及意义。


不论在自我认同、沟通、社会融合、教育及发展等范畴,语言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语言所面临的挑战及消失的威胁却日益严峻。当语言消逝,世界上丰富多样的多元文化便会随之而消失。同时,人类亦将可能失去创造美好将来所需要的宝贵资源,包括机遇、传统、记忆、独特的思维及表达方式。世界上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超过一半很可能会在数代人的时间内消失。在这些危在旦夕的语言中,有超过96%语言的使用者只占全球人口的4%。相反,目前在教育系统及公共空间占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则只有数百种语言;而在数码媒介及互联网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更不足100种。

故此,为促进多元文化及语言多样性,并为保护可能消失的语言,联合国自2000年起在每年2月21日,在世界各国举行国际母语日,以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语言是保存及发展人类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实现语言的多样化及语言的教育,亦能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2018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为:保持语言多样性并促进使用多种语言,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认为,人们必须获得以母语及其他语言接受教育的机会;只有掌握第一语言或母语,人类才能获得阅读、写作及计算能力等基本技能。除此以外,本土语言,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及原住民语言,更能够传播文化、价值及传统知识,在促进实现可持续未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6年澳洲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澳洲有三份之一人口在海外出世。但越来越多年轻澳洲人对学习外语失去兴趣。整体12年级学生学习外语的比率,由1960年代的四成,下跌至2016年的12%,更加充份突显2018年国际母语日主题的重要性。有语言学人类学家表示,越来越少人有兴趣学习外国语言,是由于社会出现单一文化心态(monocultural mindset),担心假如情况持续,会令民族语言教育陷入危机。詹姆士库克大学的伯特格(Juliane Boettger)博士说,问题的主因,是澳洲受英式文化主导、受白人文化主导,导致其他民族语言被忽视,甚至形成新移民必须学习英文的压力。因此,新移民抵达澳洲便会放弃自己原本的母语,并以英语与自己的子女沟通。

的而且确,融入社会相当重要。但保留个人本身的文化及语言,亦同样重要。究竟如何可以在两者取得一个理想的平衡,实在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时事百宝箱】国际母语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