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正式进军雪梨。在未来六个月,共享单车公司Reddy Go将会在雪梨放置6000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装置的共享单车。单车透过手机应用程式解锁,30分钟的收费为1.99元,用后可以停泊在任何符合规定的地方。究竟引入共享单车,孰好孰坏?
雪梨市区上班、下班高峰期,难泊车及道路挤塞的问题一直令管理者头痛。雪梨市市长摩尔早前谈及共享单车理念时表示,踏单车能节省路面空间、填补公共交通服务的不足、有益健康、有效保护环境,政府将会全力支持这个理念。市政府发言人亦表示,共享单车能够成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有效解决办法。所谓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公共交通的站点(如巴士站或火车站)与乘客最终目的地的一段路程。一般而言,这段路程的距离不应超过800米,即步行约10分钟的路程。但由于道路情况及交通系统的能力所限,在大多数城市,民众步行抵达目的地的最后一段路程都超过一公里,大大降低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外的意欲。在如此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优势便变得更为明显。
在中国内地,共享单车经已流行了一阵子。当地所采用的营运方式为:公司在单车需求量大的车站等地放置车辆,使用者启动手机应用程式就能查看最近的一辆单车之位置,并透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为单车开锁。由于毋须使用特定的停车闸口,使用者用后可随意停泊单车,方便快捷;而雪梨共享单车营运模式亦与上述的方式相同。
然而,究竟骑行优先还是车辆优先?就这个问题,新州政府的取态摇摆不定,共享单车最终是否受市民欢迎,依然是未知之数。政府一方面大力建设单车专用通道及在大型铁路站兴建免费单车停车处;另一方面则有政府官员表示,部份区域应该更加适合汽车而非单车行驶。有议员更提出,雪梨中心商业区内所有单车专用通道应该被取消,以便加快疏导交通的速度,化解长久以来的交通挤塞现象。除此以外,共享单车标榜可以方便取用、随意摆放的理念,虽然方便市民,但胡乱停放的问题亦受到关注。近日在中国北京,有法院便需要处理一宗有关共享单车的案件,控方是一间物业管理公司,起诉共享单车公司影响物业管理秩序,要求支付管理费用。
事实上,维修单车的费用亦所费不菲。究竟推广共享单车是否利多于弊,则需要政府及相关的公司认真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