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政府委托的专家小组公布调查报告,建议全国的一年级学生参与一个读写及计算测试。根据专家小组的说法,该测试不会采用「读写及计算能力考试」(NAPLAN)的形式进行;反而是一个较为轻松的场合,让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以口头形式进行。而学生的基本语音拼读能力(即英文字母的读音)将会是测试的重点。联邦教育及培训部长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回应报告的时候表示,现时20名三年级学生中便有一个未能达到识字能力的最低要求。他说,建议中的新测试将会让教师及早发现需要提供更多协助的学生。但究竟测试学生的语音拼读能力(phonics),是否真能协助学生掌握好读写英文字?原来英格兰早在2011年便开始推行一年级语音拼读能力测试,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
语音拼读的技巧,主要有两种方法教授。第一称为综合拼读(synthetic phonics),学生先学习字母,然后将英文字根据每个字母,拼在一起来读出。在这个方法下,学生毋须认识英文字的意思,就像中文的所谓「有边读边」一样;第二种方法称为剖析拼读(analytic phonics),学生先学习一个有意义的英文字,再将文字拆解成数节、拼在一起读出。而这个「语音拼读测试」所采用的方式便是第一种的综合拼读法,学生将要读出40个没有关连的英文生字,其中一半甚至是胡乱拼出来的。
数据显示,推行了「语音拼读测试」已有六年的英格兰,越来越多学生成功通过测试;及格率在六年间上升了超过20%;即表示,现时有90%的英格兰一年级生能成功读出一些毫无意义、胡乱拼出的英文字。然而,这些字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绝不会遇见的;反而一些较常用的英文字(如「one」、「was」、「because」等)则未有被评核。此外,调查数据亦未有证实,接受「语音拼读测试」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究竟,学生的识字率是提高了抑或下降了?
事实上,根据澳洲小学校长协会主席亚林顿(Dennis Yarrington)的说法,小学教师现时一直都有监察学生的学习进度,而教师亦会在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协助,比建议中的「语音拼读测试」举行的时间为早。他说,一个统一的语音拼读测试,未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坎培拉大学教育系副教授阿多尼奥博士(Dr Misty Adoniou)则认为,与其斥资推行一个无谓的测试,倒不如向教师提供更多资源,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