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政府在四月宣布的公民入籍法改革中,提出了三项重大的修订,当中包括延长居留年期、修改公民入籍试,并引入一个新的测试,评估申请人融入澳洲社区的程度。
有意申请成为公民的澳洲永久性居民,现时需要在澳洲居住满四年,但只需要是永久性居民一年,便可申请成为澳洲公民;换言而之,申请人持有临时居留签证的年期,可以计算在这个四年居留的要求内。但根据政府提出的建议,申请人将需要为澳洲永久性居民至少四年。阿德雷德大学法学院的赖利(Alex Reilly)教授认为,这一项修订对难民的影响将会尤其严重。这是由于大部份难民均只获得临时庇护签证,获批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亦少之又少。
至于第二项改革,则是备受争议的英语水平能力测试。申请入籍澳洲的永久性居民需要在一份书面申请中,证明他们在过去数年透过参与社区活动、职场工作及对孩子的教育,充份融入澳洲的社会。赖利教授表示,这一项修订某程度上带来益处;他认为,要达到一个融洽且持守多元文化的澳洲社会,所有人均有必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入。他说,要求希望成为公民的人士,踊跃参与本地的社区活动及证明他们能够与其他人融洽共处,实在是理所当然的。
赖利教授说,要融入澳洲社会,绝对需要拥有适当的英语能力,而目前的公民入籍法亦未有考虑申请人是否拥有基本英语的技能;因此引入英语水平能力测试明显是非常重要。他又说,大部份有意成为澳洲公民的申请人,包括寻求庇护者,均支持入籍法中引入一个融入社区的评核,以证明他们热切参与建设澳洲社会的意愿。然而,教授则担心有关的新测试,会对申请人及移民局造成不必要的行政负担。
最后的,便是针对公民入籍试的变动。新的入籍试,将会引入更多考核申请人澳洲普遍价值及公民责任的问题;此外,申请人一生只可以应考三次公民入籍试;而一旦被发现在应考期间作弊,便会被评为不及格,并且会被褫夺重考的资格。在英国、美国及加拿大,都有公民入籍试,以考验申请人对国家历史、核心价值、政治制度、独特标记等的认识。但澳洲的邻国新西兰则不设公民入籍试。
澳洲在2007年开始引入这个评核试,但一直以来均引起不断的争议。有人批评一个以选择题形式作答的公民入籍试,不能够真正考验申请人是否清楚明白并坚决持守澳洲的共同价值。这样的出题形式,的确可以显示一个人是否了解澳洲的价值观及历史,但并不代表申请人愿意拥护这些价值。赖利教授认为,政府建议的新测试,要求申请人讲述自己融入澳洲社会的意愿,能够更有效反映他们的价值观。
然而,教授亦提到,数据显示大部份未能通过公民入籍试的申请人均是因为英语水平不足,以致未能明白题目的内容。在2014-15年度,相比起来自印度的申请人,来自中国的申请人之不及格率高出七倍;而来自越南的更是高出17倍;相信这是由于印度裔的申请人一般拥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因此,赖利教授担心,要求申请人最多应考公民入籍试三次,对一些英语能力较弱的申请人不公平。
根据目前的法例,当一个人在澳洲住满四年,理论上已适应新生活,获得公民身份后随即选择离开澳洲的机会相信不大。目前,澳洲已有严格的临时居留或永久性居民申请资格,公民身份只是这个定居阶梯的最后一步。赖利教授认为,对于新移民而言,公民身份事实上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事,表现出澳洲愿意永久性地接纳他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假如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原因而排除他们成为公民的机会,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新公民入籍法未能获得参议院通过,希望政府认真思考,究竟改革是否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