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幼儿教育教职员三月底发起罢工争取加薪。有资料显示,幼儿教育工作者是澳洲其中一个薪酬最低的一群人,部份需要从事额外工作以填补收入,更甚者决定离开幼儿教育行业,转换工作望能赚取更高收入。对于接受托儿教育的幼儿而言,优质的儿童发展及精神培育对未来家庭生活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很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则认为,目前的薪酬标准未能真正反映他们角色的重要性。
工资过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行业过份按照法例订明的最低薪酬标准决定薪金水平。根据公平工作调查专员署的薪酬标准,持有第三级证书学历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最低薪金为每星期809澳元,与法定最低时薪18.29元相差不远,更只是全国所有工种工资平均数的一半。数字显示,幼儿教育工作者中有超过七成人按照上述薪酬标准而获得支薪。虽然有部份雇主愿意付出比此薪酬标准较高的工资,但一般均不会比最低工资高出10%以上。除此以外,行业内的事业发展机会亦比其他行业少,而工资往往亦不会反映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服务年资。因此,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则选择离开,寻找一些工资较高、工作压力较少、不设学历要求、上升阶梯更为清晰的工作职位。一项昆士兰科技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份幼儿教育工作者虽然在工作中得到极大满足感或成功感,但因需要应付生活开支而被逼「止蚀离场」。
此外,澳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工作一般都被视为女性为主的工作;澳洲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口当中,有超过九成均为女性。在行业中、社会上,甚至政府的政策,都可见社会普遍认为幼儿教育或托儿服务均只为女性而设的工作,甚至认为只有女性才有照顾幼儿的本能、只有女性才会享受幼儿教育的过程。这种态度间接窒碍了幼儿教育工作者争取提高薪酬的谈判,因为多次的争取加薪运动都被人以「应将儿童及家长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借口而推翻。
最后,幼儿教育中心或托儿所的经费拨款模式亦大大限制了教职人员获加薪的空间。虽然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工资被指过低,但平均依然占教育中心总开支的七成。当中幼儿教育中心倚靠政府拨款模式,教师的工资一般来自政府的经费拨款;但托儿中心则使用用者自付的收费模式,政府不会向中心提供拨款,职员加薪即家长需要付出更高费用。在此情况下,政府及家长是否愿意付出更多,让孩子接受优质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