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食多咗减极唔瘦?】你可能一直漠视心理学减肥术

File photo dated 03/03/14 of a woman using a set of weighing scales as more must be done to help people who have lost weight to keep the pounds off, experts have said.. Issue date: Wednesday May 14, 2014. Interventions that help people keep the weight off

Source: Press Association

农历新年期间家庭聚会或应酬多,部份人可能不知不觉间身体已将过剩的食物营养转化为脂肪,不过,有人多走两步就以将之消秏,但部份人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亦未必取得合理回报,若你是后者,以下专家推介的减肥心理学技巧可能帮到你!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IRO)上月推出一个名为「希望」(HOPE) 的运动计划,以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同心理学技巧,为有需人士带来有效而持久的减肥效果。新州临床心理学家马信诚(Norris Ma)在接受SBS广东话节目访问时,解释心理学技术,在当局新推出的运动计划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希望计划」亦不例外。

「应用心理学在帮助减肥一事上有很长的历史,有科研医疗背景,或者单纯商业取态的研究,在学界—尤其是美国方面—一直都有不少,所以减肥心理学已并非特别新鲜的事情。」

「心理学上一个很大的流派是『行为主义』,其特点是认为,人类的行为很多时需要环境因素刺激而被强化;例如,若当我们见到别人时微笑后、对方向我打招呼及报以善意的微笑,这时别人的微笑就成为了强化物,让我们习惯这种互种,就会更愿意多微笑,而『行为主义』会被引用来帮助处理肥胖的问题。」

「该计划的特点,首先,在设定目标前,它会先在试行阶段,以三个月为期去了解用者个人的数据—例如用你的食物摄取量及减肥的方式—对你可以减几多磅作出一个比较真切的建议。」

「因为,不少人减肥前会有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要自己一个月内减5KG;」
「甚至大家可能亦听到一些神话,有人可在三个月内减30KG,大家可能会觉得自己亦可能如此;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样的效果。」
因此,当你定立的目标过份宏大、甚至是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并在过程中开始觉得自己的目标不太现实并很难成功时,就会打击你的积极性,令你越来越无心机运动,甚至慢慢觉得减肥不适合我,我不可能成功。」

「这个计划,首先要求的第一点,就是在建立目标时,先从一些数据了解你个人的饮食、身体状况,再去定立一个比较合理的计划;」

「当然它亦必须配合由营养师设计的饮食建议,让你可以相对地减低从食物摄取的卡路里含量,令饮食变得较建康而减少人体脂肪的积聚。」

「另外的一个重点,是通过科技,提醒使用者要经常磅重,以作为运动成果的一种快速反饋,因为磅重是减肥的最核心强化物之一;事关在(节食减肥)这个长远的过程中,最能马上体现的好处,就是见到自已体重下降,

「但有不少人减肥时会没有空去磅重,令他没有任何强化物去持续你继续走下去,但另一方,食物的诱惑、或者戒口的痛苦,却是现眼(即时)的,不少人时间一久就失守;」
「但当计划不断提你要磅重,反覆令你多体验自己有进步,就会强化减肥的决心。」
Noris亦提及,减肥计划往往会结合心理、营养学、甚至运动学不同的方面去组成,所以并非单纯心理学就可以处理,但有不少人,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需要求助于更深入的心理学技巧才能达至显注减肥的效果。

「其中一种情况,就是与深入的心理层面有关,情况涉及一些持久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个人赋予某种心灵意义。」

「例如,有人经常会被告知:『别浪费食物』、『食完碟上的最后一口』等,所以有时个人并非只是单属『美食当前管不住嘴』,有时更会是觉得自己要『清碟』(吃光碟上所有食物),否则就等同浪费,因而对他而言,不吃尽所有食物是十分困难的事。」

「父辈时期—可能曾经历饥荒,会形成「食得唔好嘥」(能吃就不要浪费)的固有价值观,但今时今日或不再适用,反而对个人的长远健康有碍。」

「(这样的观念与习惯),亦一定需要心理上的帮助,而在心理资询的层面上,专家亦可以帮这类人作心理的反思。」
另外一个与心理有关的饮食习惯问题,可能更与忧郁症与焦虑症有关。
「我们发现,患上忧郁症及焦虑症的人士—尤其是忧郁症至一个程度的个人—会出现所谓情绪进食—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方法去化解其忧郁或焦虑,因而在有意识或无意下大量进食。」
「因为在进食、嘴嚼及吞咽的过程,大脑会分泌大量令人快乐的贺尔蒙,令人进入相对地抗忧郁的状态。」

「所以有不少心理学的医疗报告亦会指向,一些严重痴肥的人士,他们好多时会以食物,尝试进行自我缓解的动作,所以即使他们进行一般情的减肥计划,未必可以从根本上对其有帮助。」

「而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深层次的心理治疗工作,帮助他们驾御或排解痛苦,才能令他们无需通过过份进食来麻醉或转移自己的情绪。」

「另外,现时亦有另一个在减肥科学上的有趣的发现,指向有些人可能是在基因层面上,令饮食变得难以自控,因此,有一些美容医学的诊所为客人进行减肥计划时,可能会用上基因检测。」

「对涉及此问题的人,其策略亦并不再停留于克制饮食,而甚至可能要在策略上更激进,而要求有意减肥的人,不能再买所谓的垃圾食品,从源头处理问题,但这涉及的是个人的特殊情况。」
Noris亦提及,心理学在减肥一事上的研究上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好多由商业推动的减肥计划都会有效、结果亦相对明显,但往往效果会在三至六个月后消退,相反,根据医疗或心理学研究而提出的肥减计划,如果使用者能坚持,效果则会更持久。
「我认为减肥的最终关键,在于将所减肥的措施—包括减低食量或减少摄取高热量食品、或者做运动,并非只停留在过渡性、或作为激进的策略,而必须转化成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才能持续。」
「否则,当有成效时,你可能会觉得我已成功而回到一个起点,会觉得自己身材亦已变好而可能重新享受人生,最终可能食回自己喜欢的高糖高脂食品,令自己的脂坊再积累。」

更多访问详情,请留意足本录音。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