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分享AI人工智能是否适合应用在职场面试上。
READ MORE

【電腦幫你睇病!】人工智能診斷心臟病?
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逐渐发展,民众及企业对AI的了解和需求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尝试让AI参与公司决策,比如市场分析及招聘。AI演算法可做的事很多,包括招聘广告推广、简历筛选,以至影像面试,分析面试者的脸部表情。您又有没有试过这种经验呢?
不过,整个过程对面试者来说都十分有争议性?因为被演算法评价的一方,并不知道系统如何分类、评分、排序。除了面试者不知情,演算法是否引入额外偏见、让面试过程不公平也受到质疑。美国伊利诺伊州从 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工智慧影像面试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deo Interview Act),就打算开始插手这过程。
法案是美国所有州里,首次实施的此类法案。法案目标是让面试者对这些基于AI面试工具的运转情况有更多了解。具体来说这法案有3项基本要求:
- 如果企业使用AI工具评价面试者和某个职位的匹配程度,那么企业必须明确告知面试者。
- 企业还需要向面试者解释这些AI工具如何执行,以及这些工具会把哪些常见性格特点当作评判依据。
- 要保护面试者的隐私,只有具足够专业知识或技术知识的人,才可以在面试后回看面试录影。如果面试者提出要求,企业必须在提出要求的一个月内删除面试者的所有影像。
这项法案看起来是积极一步,但实际上,这个法案针对的AI种类非常有限,且也没有对企业如何使用AI提出任何要求,很难说法案实施能发挥多大程度的实际作用。
READ MORE

AI機械人藝術家:是福?是禍?
人工智能专家担心,法案只是让AI开发人员自己去证明已经遵守基本要求,变相为联邦监管机构和立法者设定薄弱标准,但具体如何「审核偏见」就非常模糊。偏见在面试并不罕见,主要问题出于演算法的数据,但往往置于「黑箱」中,普通求职者很难发觉。
这种偏见并不只存在职场招聘活动。今年初,南加州大学新研究表示,Facebook可能违反《反歧视法》的方式刊登广告,男性更有可能看到Pizza外送司机招聘广告,而女性更有可能看到更多购物广告!
AI人工智能带来的歧视几乎肯定由人类社会培养岀来,个人偏见的行为通常是下意识的,人不一定会察觉。如果将偏见较少的公司与偏见严重的公司比较,就是两种原因:前者对消除偏见更努力;后者就更擅长收集不合理的现状并使偏见和歧视合理化。
要将AI招聘系统设置成没有种族或性别歧视,最好的方法是要求披露系统内的演算法,让应征者知道自己是由AI评估,如何被AI评估,及资料最终处储在那里。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