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专家环保新贡献】解决口罩污染救地球

A sample of the recycled road-making material, which blends shredded single-use face masks with processed building rubble.

Source: RMIT

大部分的马路和公路由沥青铺成,而沥青属于高黏度有机液体的建筑材料,表面呈现黑色。


沥青大至可以分为三种包括: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相信大家经过正在铺马路的路段时,难免会闻到铺沥青的刺鼻化学味道。

其实,有没有一种较环保的铺马路方法呢?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介绍一下,澳洲的科学家研究把用过的口罩,作为铺马路的材料。
新冠疫情肆虐超过一年,警醒了全入类,亦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令大部份人在乘坐集体运输工具和进出人多的地方时,均会自动自觉需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有很多人已习惯每天携带多个口罩,以备不时之需。除非使用循环再用的布口罩,否则大多数人为了卫生与健康,几乎每天均弃置一至两个口罩。据研究显示,全球目前每天约有68亿个口罩遭丢弃。在2020年,就有超过15.6亿的口罩被丢弃到海洋里,造成海洋污染,和危害海中的生物。

一次性使用的外科手术口罩,由不织布(Non-woven) 制成,属于无法回收的垃圾,令用过的口罩成为环境的潜在杀手。最近,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团队提岀了一个环保解决方案,即是把弃掉的口罩作为铺马路的材料,取代有刺激性化学味道的沥青。

究竟,口罩如何成为铺马路的材料呢?

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了研究结果。方法是将口罩切碎,再与处理过的建筑碎石混合在一起。建筑碎石也称为「再生混凝土骨料」(简称RCA),主要作为辅马路的基础层。科学家发现,建筑碎石与弄碎的口罩混和后,整体材料的强度会大幅增加。
原来,最佳的混合比例是:弄碎的口罩(1%)比「再生混凝土骨料RCA」(99%)。这样的混合比例,不单可提升整体强度,也使两种材料能维持更大约凝聚力。但最终混合成的材料,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测试包括:压力、酸度、渗水、变形、动态效能,已至达到土木工程的国际安全标准。

经过研究后,科学家计算岀,大约回收三百万个弃置口罩,就能铺设近一公里的路。如此一来,就能防止将近93吨的垃圾,掉进入垃圾堆田区,或漂流进入大海中。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已计划将会进行一连串的实验,找到合适的消毒和杀菌方法,解决回收口罩的处理问题。

不过,该团队在实验中使用的口罩,是未使用过的外科口罩!因此,研究团队指出,如果要直接运用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材料加工,则需要进一步的测试与实验。

领导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的教授表示,如果能够运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去思考如何解决海量口罩带来的污染问题,我们便能持续开发出聪明且永续的解决方案。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请查阅所属州份或领地的聚会限制规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

SBS 致力为澳洲多元社区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资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广东话节目 MeWe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澳洲专家环保新贡献】解决口罩污染救地球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