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报】世衞吁加强剂非良策(1月14日)

疫苗快報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世界衞生组织一个专家组表示,目前民众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能需要进行重新研发,才能确保其能对 Omicron 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变种病毒发挥抵御效力。


  • 新州增29人新冠不治又创新高 首席医官:新州确诊宗数已近顶峰
  • 研究:三成未接种患者现「长新冠」 症状可维持8个月
  • 世衞:将新冠视为流感仍过早 警告不应重覆接种加强剂

新州增29人新冠不治又创新高 首席医官:新州确诊宗数已近顶峰

新州今日(1月14日)有29 宗新冠死亡个案,是疫情开始以来最多死亡个案的单日数字,确诊个案新增63,018 宗,住院人数和深切治疗部病房的人数亦有增加。

医院有2,525名新冠肺炎患者,深切治疗部有184名病人,而周四有关数字分别是2,383名和182名。

新州在昨日报告了22宗死亡个案和92,264宗新病例,其中包括自1月1日以来,进行的61,387宗阳性快速抗原测试结果,有关检测结果只能从周三起向当局报告。

新州卫生局指,其中有些确诊病例已被多次被报告,有快速抗原测试与PCR检测重覆报告的情况。

新州政府在前日(1月12日)宣布强制民众申报快速抗原检测(RAT)的阳性结果。在有关政策实施之前,新州卫生局警告,仅通过PCR测试无法准确了解病毒在社区中的存在和传播情况。

而由1月19日起,若任何人被发现隐瞒呈报,可被罚款$1,000。

虽然当局仍未能真正准确地解全州感染个案的增长情况,但联邦首席医官凯利(Paul Kelly)在周四表示,预计每日病例数将很快开始下降。

他指:「新州(的个案趋势)比其他州领先,这并不奇怪,因新州比较早开始。如果还没有达到顶峰,亦已经即将接近顶峰。」

「其他州比较落后一点,但我认为在1 月底、2 月初我们可能会看到变化。」

凯利表示,世界其他地方的Omicron变种病毒都会短时间内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而在此之前,个案数量会激增。

虽然PCR的检测轮候队伍,从2021年底开始缩短,但民众现在注意力已转为寻找快速抗原检测套件。

在雪梨内城区的Redfern一家便利店,在周四下午出现人龙,因为有消息指,这家店有检测套件出售。此前,有运到商店的货量,在不足半小时内就售罄。

店主Hazem Sedda向九号新闻表示,他「无法相信」这些测试套件受欢迎的程度,但确实「每个人都想要」。

另外,维州今日新增18宗死亡个案和34,83​​6宗病例,维州已修改检测规定,如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呈阴性即不用隔离。

卫生部门今日宣布,新感染个案包括来自快速抗原测试的15,440宗和来自PCR检测的19,396宗。

住院病人达976人,比周四增加23人,并创下新纪录。其中112人在深切治疗部,其中30人需要呼吸机辅助。

维州共有239,396宗活跃病例;目前已有21%的18岁及以上维州人已接种加强剂。

此前,维州州长安德鲁斯宣布,从周二午夜开始,将扩大豁免密切接触者隔离的工人名单,包括紧急服务、教育、关键公用事业、监管设施、运输和货运部门的人员。

医疗保健、食品配送、制造、包装和零售超市工人此前亦已获豁免,而州政府建造项目工人将不包括在名单中。

工人在成为密切接触者时,必须先通知雇主,并在双方同意下,工人才可恢复工作。

工人只有在「有必要继续运作」的情况下才能重返工作岗位,并且不可外出和进行工作之外的社交活动。

被豁免的工人必须佩戴口罩,在工作期间必须在五天内每天做快速抗原测试,并在上班前得到检测结果为阴性,雇主预计会向员工提供快速抗原测试套件。

安德鲁斯表示,维州预计将从国家库存中收到大约250万套快速抗原测试套件,并已另外订购了4400万套快速抗原测试套件。

但在周四的全国内阁会议,联邦政府没有宣布向各州或领地分配任何免费的快速抗原测试套件。

研究:三成未接种患者现「长新冠」 症状可维持8个月

多名新州临床研究人员发现「长新冠」(Long COVID)的免疫特征,有机会为度身定制的新冠治疗带来曙光。

感染病毒后,俗称「长新冠」的新冠长期症状可维持至少八个月,但一项项研究发现其免疫特征,有可能为患者度身定制治疗。

该研究指出,澳洲首次爆发新冠病毒期间,在从未接种新冠疫苗人身上采取样本中,发现持续的炎症反应,表明长新冠可能与其他类型的感染有所不同。

同时,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的科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团队对雪梨圣云仙医院(St Vincent’s Hospital Sydney)的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首项透过实验分析解构长新冠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可能有助为出现长期症状的病人提供特定的治疗。

在该研究中,有三成未接种疫苗的新冠患者出现长期的后遗症状。

其中一位来自Roseville的华特斯(Rick Walters)表示,对他所面临的困难来说,进行科学验证是一件好事。

他表示:「最初,我以为我会很快康复,但明显地我的肺部损害是永久性的,我变得非常焦虑……我在适应健康状况时面对很多困难,面对新冠病毒不应该掉以轻心。」

当感染病毒时,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将它消灭,但圣云仙医院的传染病学主任Gail Matthews教授表示:「从长新冠中看到,即使已完成消除病毒,但免疫系统仍然处于开启状态。」

他续说:「如果以一般伤风或感冒作对照,便发现(免疫系统的)讯号有不存在。」

2020 年 4 月至7 月期间,研究人员从 62 名确诊新冠患者身上采集多个样本,并在感染后的三、四和八个月进行分析。

柯比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Chansavath Phetsouphanh 博士表示,即使病情轻微,也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免疫变化,研究结果令人意外。

然而目前没有收集数据证实,Omicron变种病毒是否会导致相同的变化,也没有关于接种新冠疫苗可否减低持续症状的分析。

圣云仙医院呼吸科专家达利 (David Darley)博士表示:「从一些早期的国际数据来看,我们很希望较轻微的变种病毒和疫苗接种率高企,有助缩短长新冠的持续时间。」

世衞:将新冠视为流感仍过早 警告不应重覆接种加强剂

世衞组织的专家警告,切勿以新冠病毒原始疫苗作为加强剂重覆接种,认为这并非一个可行的策略;同时,专家亦呼吁研发新款疫苗,以能更好地防止病毒传播。

一个由世界衞生组织组成、以评估新冠病毒疫苗效能的专家小组于星期二(1 月 11 日)表示,每当有新病毒毒株出现,单单为民众提供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加强剂接种,并非最佳的处理方式。

世衞组织的新冠疫苗成份技术咨询小组(TAG-Co-VAC)在一份声明指:「以原始疫苗的成份组合,重复注射加强剂的疫苗接种策略,不太可能是适当或可持续的。」

声明表示,可能有需要更新现有的疫苗,以更好地针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例如迄今已在 149 个国家发现确诊个案的 Omicron 变种病毒。

同时,专家小组亦呼吁研发新款疫苗,不仅可以预防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征状的情况,亦可以由一开始就更有效地防止民众感染病毒。

视为流感作治疗?目前仍为时过早

此前,世衞组织欧洲主任克鲁格(Hans Kluge)星期二在记者会上表示,Omicron 变种新冠病毒势将在未来六至八星期感染全欧超过一半人口,不过亦警告民众暂时不应将新冠病毒视为与流感类似的风土疾病。

克鲁格医生说:「根据目前的情况,(美国的)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预测,当地未来六至八星期将有超过半数人口感染 Omicron 病毒。」

世界衞生组织表示,目前将新冠病毒视为地方性流行病(又称「风土病」;即一种像流行性感冒一样、经常发生且病症较温和的疾病)进行治疗,仍然是为时过早。

世衞紧急情况高级官员斯莫伍德(Catherine Smallwood)在简报会上说:「病毒仍在迅速改变,并构成相当新的挑战。因此,我们目前当然不能称之为地方性流行病。」

克鲁格则说:「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已不止一次令我们感到惊讶...... 2022 年的主要理想目标,是要稳定这个大流行疫情。」

TAG-Co-VAC 专家小组的声明续指:「有必要研发出能够预防感染及预防病毒传播,而且同时亦能预防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新冠病毒疫苗。」

这将有助降低「社区传播(速度),以及(减少)实施严格且广泛的公共衞生及社交隔离等限制措施的需要」。

专家小组亦建议疫苗研发者,应努力研发出可以「引发广泛、强烈及持久免疫反应」的疫苗,「以减少连续接种加强剂的需要」。

世衞指,目前全球正研制 331 款潜在新冠疫苗。专家组认为,直至有新疫苗出现,「现存的新冠病毒的组成成份可能需要获得更新」。

这将「确保(疫苗)能继续为接种者提供针对受关注变异病毒毒株的世衞建议免疫保护水平,包括对 Omicron 以及未来的其他变异。」

自 Omicron 变种病毒在非洲南部首次发现后,目前医学界越来越清楚,新变种病毒不仅比以前的变种毒株更具传播性,而且亦能躲避某些疫苗的保护力。

目前世衞经已批准了八款不同的新冠疫苗。TAG-Co-VAC 专家小组强调,这些疫苗都能提供高水平的保护,以防止由病毒各种变异毒株引发的严重病患甚至死亡。

专家小组又指,初步数据表明,现有疫苗对于预防有症状 Omicron 新冠感染方面,效力较差。不过,对于预防重症方面,「则可能仍然有效」,而这亦是接种疫苗的目的。

专家组补充:「不过,我们仍须更多有关疫苗有效性的数据,特别指针对(预防)入院、严重疾病、死亡等的数据。」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请查阅所属州份或领地的聚会限制规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SBS 致力为澳洲多元社区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资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MeWe 专页Twitter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疫苗快报】世衞吁加强剂非良策(1月14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