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报】莫德纳疫苗获临时批准儿童接种(2月17日)

疫苗快報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澳洲医药用品管理局(TGA)宣布,临时批准6岁至11岁儿童接种莫德纳(Moderna)疫苗,成为继辉瑞(Pfizer)疫苗后、第二款为儿童接种「开绿灯」的新冠疫苗。


  • 新州维州周五再放宽防疫限制 新州下星期大幅撤销戴罩令
  • 莫德纳疫苗获临时批准儿童接种
  • 祖高域宁牺牲锦标续拒接种疫苗

新州维州周五再放宽防疫限制 新州下星期大幅撤销戴罩令

新州今日( 2月17日)增加9,995宗确诊病例,较星期三公布的大幅下跌468宗。目前仍有1,447人因新冠病毒住院治疗(较一日前下跌31人),其中92人在深切治疗部。

全州有接近一半人口(49.7%)已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

新州政府公布,由星期五起,所有场所的人数密度限制将会取消,而所有餐饮服务业处所亦将容许唱歌跳舞。

除夜店及超过一千人出席的音乐节以外,民众前往所有场所将毋须使用QR二维码系统签到。

同时,由星期五起,当局就在家工作的衞生建议将有所改变,雇主将有权决定是否容许雇员在家工作。

另外,由下周五(2月25日)起,身处大部份室内场所内将毋须强制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医院及老年护理设施除外。

但当局鼓励民众,如在室内场所内无法保持社交距离,应继续佩戴口罩。

与此同时,由今日(2月17日)起,新州紧急医救护人员已加入护士及助产士的工业行动,拒绝由所属的救护站调派去填补其他空缺。 

由于在新冠疫情的两年间,急救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工会要求增加1,500名人手、发放疫情津贴及加薪超过2.5%,并要求大量投资在专科紧急医护人员和转介网络,以改善服务。 

本周较早前,新州公立医院护士展开24小时罢工,争取提高护士与病人的比例和提高2.5%薪酬。 

从星期五下午6时起,餐饮服务业及娱乐场所取消人数密度限制,购物商场和学校(包括托儿所)无需再扫瞄QR码登记出入。

然而餐厅及酒吧等必需出示打两针证明的地点,仍需登记出入纪录。

关键行业的工作场所无需再做强制检测,个别员工可按照个人选择而接受检测。

维州今日录得9宗新冠死亡个案,而州政府宣布从明日(2月18日)起再度放宽防疫限制。

州长安德鲁斯(Daniel Andrews)表示:「这正正是我们说过会做的事,我们的防疫限制不会超出我们所需要的时间。」

「这是理性的,关乎安全、关乎科学,这完全是按照我们之前所说的进行。」

「保护他人安全,尽我们所能来减轻我们医疗系统的庞大压力。同时,尽力跨越艰难障碍来推动,以致今年可以尽量回复正常。」

卫生厅长弗利(Martin Foley)表示,政府已就室内强制佩戴口罩的要求征求意见,尤其是在办公室环境中,并表示最早下周五将会取消这项限制。

维州政府公布,今日新增8,501宗确诊个案,其中5,661宗来自快速抗原检测、2,840宗来自PCR检酸检测。当地仍有401人染病住院,其中78 人在深切治疗部,16 人需要倚靠呼吸机。

莫德纳疫苗获临时批准儿童接种

澳洲医药用品管理局(TGA)宣布,临时批准6岁至11岁儿童接种莫德纳(Moderna)疫苗,成为继辉瑞(Pfizer)疫苗后、第二款为儿童接种「开绿灯」的新冠疫苗。

此前,莫德纳仅获批为12岁或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接种。

该决定最后必须获取澳洲免疫技术咨询小组(ATAGI)的批准。

医疗监管机构表示,建议儿童接种两剂Moderna疫苗,两针相隔四星期。

澳洲当局按照美国及加拿大逾4,000名儿童的临床测试数据作参考。当局表示:「临床测试表明,安全性与成人相若。」

截至目前为止,澳洲已有超过100万名5至11岁儿童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约占48%。

昆州再录39宗新冠病毒死亡个案,是当地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单日死亡数字。

当地单日在新5,665宗新冠病毒感染个案。

首席衞生官杰拉德(John Gerrard)表示,新增39宗死亡个案当中的其中27宗并非在过去24小时录得,其中有个案早在一月中就不幸病逝。

塔州单日新增680宗确诊个案,较星期三的625宗有所上升,并是自2月1日以来单日最高。

当地有16名新冠患者住院,其中11人正接受特定新冠治疗,两人在深切治疗部留医。

澳洲首都领地新增一宗新冠死亡个案,死者为一名20多岁男子;令当地自疫情爆发以来已录得32宗死亡个案。

当地单日新增537宗感染个案,令尚未痊愈的活跃病例增至2,565宗。目前有47名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3人在深切治疗部、2人需要依靠呼吸机。

祖高域宁牺牲锦标续拒接种疫苗

网球一哥祖高域(Novak Djokovic)被澳洲当局递解出境后首次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宁愿无缘出赛网球锦标赛及奖杯,也不愿意被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好手祖高域表示,愿意接受他由于选择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无缘参与多项大满贯赛事的「代价」。

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被问及是否愿意因为坚持自己对接种疫苗的立场,而牺牲出赛温布顿及法国网球公开赛赛事。

他说:「是的,这是一个我愿意付出的代价。」

「对于我的身体所作决定的原则,比任何锦标或其他事情都更重要。」

「我正尽可能与我的身体保持一致。」

祖高域表示,自己并非「反对接种疫苗」,而是支持自由选择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他说:「我从未说过我是(反接种疫苗)运动的一份子。」

「在澳洲(签证问题)事件期间,从未有人问过我对疫苗的立场或意见...... 因此,对于国际间有人对此有所误解及作出错误结论,实在很不幸。」

祖高域表示,他对未来是否接种疫苗「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试图共同寻找一个结束新冠病毒的最佳解决方案」。

「我从不反对接种疫苗。我明白全世界所有人都在付出巨大努力应对这种病毒,希望病毒可以早日结束,而接种疫苗很可能是大的付出。我完全尊重这一点。」

但他亦指:「我一向提倡并支持选择自由,(有权决定)所有放进身体内的东西。对于我而言,这本质上就是我对对与错的原则或认知。」

「作为一名优秀职业运动员,我一向会审视及评估所有进入我体内(的东西),包括(营养)补充剂、食物、食水、运动能量饮品,以至任何进入我体内作为燃料的事物。」

此前,祖高域被澳洲当局驱逐出境、无缘参与澳洲网球公开赛赛事,原因是担心他「作为一名未接种疫苗的着名人士」,身在澳洲可能会鼓励「反疫苗情绪」及「内乱」。

三名联邦法院法官当时维持联邦移民部长霍克(Alex Hawke)取消祖高域签证的决定,裁决时指「移民部长有权推断祖高域选择不接种疫苗,是因为他反对接种疫苗或不希望接种疫苗。」

法庭指,「有证据显示祖高域最近忽视了海外合理的公共衞生措施,在确诊新冠期间并无佩戴口罩出席活动」。

祖高域受访时指,他一直有「遵守规则」,又指移民部长亦同意,认为祖高域在入境申报表中填写错误资料是一个错误。

他又指,他最近因感染病毒而获得毋须接种疫苗的医疗豁免,是经两个对其身份并不知情的独立医疗专家小组审批。

他说:「我对我澳洲之行最终的结局,感到相当难过及失望。这并不容易。」

「所以事实上,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被驱逐出澳洲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接种疫苗,或我违反了任何规定,或我在签证申报表上填咗资料。」

「我被澳洲驱逐出境的原因,是因为移民部长使用了其酌情权,根据他认为我可能会在澳洲或市内制造反疫苗情绪,而取消我的签证。这一点(取消签证的原因)我完全不同意。」

「这已获澳洲联邦法院以及移民部长确认。」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请查阅所属州份或领地的聚会限制规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SBS 致力为澳洲多元社区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资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MeWe 专页Twitter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疫苗快报】莫德纳疫苗获临时批准儿童接种(2月17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