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适量辣椒酱进食甚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人体有绝对的好处。然而,市场上售卖的辣椒酱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大小不同的辣椒颗粒会带来不同的口感外,以不同品种的辣椒制成的辣椒酱料,辛辣程度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究竟该如何挑选辣椒酱呢?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倾下讲下:辣椒酱。
READ MORE

【辣椒】食用及觀賞價值同時兼備
一向无辣不欢的朋友,总喜欢在火锅、盘菜、面食,小菜上加点辣酱,刺激食欲。综合身边来自宁波、台北、香港及首尔的朋友提供的选购辣椒酱的小锦囊,并推荐多款在超市与网购都有极高人气的辣椒酱。各位无辣不欢的饕客们,究竟选购辣椒酱有甚么秘诀呢?
虽然都统称为「辣椒酱」,但可根据成分及制作方式的不同,细分为「辣椒酱」与「辣椒油」两种类型:
辣椒酱,多数的辣椒酱皆为红褐色,其在制作过程中无添加、或是仅使用少量的食用油;并将辣椒、大蒜等材料打碎后磨制成酱。整体不但质地黏稠,鲜椒味也更为突出,经常被用于煮菜时的调味,或是当作沾酱以及拌饭、拌面的酱料使用。
辣椒油,一般色泽多呈深红色。与辣椒酱相比,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制作中会加上大豆油、香油等植物性油脂,并连同辣椒、蒜头等材料一起拌炒,因此味道既香且辣,除了沾酱外也很适合加入汤头中,替料理增添香辣风味。但由于成分中含油量,添加过多容易感到腻口,使用时别忘了以适量为主。
怎样选择适合的辣度?
辣椒种类是与辣度最有直接关连的因素。普遍而言,辣椒酱多以小辣椒、指天椒及鸡心椒为主原料,当中最普遍的小辣椒辛辣度最低,适合用来为料理增添色彩与轻微的刺激感;而其次是辣性较强的指天椒,多用于辣式料理的调味。
至于最辣的鸡心椒则常见于麻辣火锅,因其性质泼辣又带劲,是嗜辣高手品尝时的首选。由于每款辣椒酱所选用的辣椒品种不同,购买前建议多加确认相关标示,以利筛选出符合口味的商品。
辣椒的颗粒粗幼关乎口感?
若仔细观察市售的辣椒酱商品,会发现各自含有的辣椒粗幼并不相同。譬如传统的辣椒酱中多将辣椒磨成粉,并加入糯米制成的酱料,混和后形成质地细腻的膏状液体,拌入料理后便能均匀地附着在食材表面,让人在品尝时不会影响原有口感。
另一种则是可明显看见辣椒段、辣椒籽或蒜蓉的款式,不仅能为料理的视觉做点缀,口感上也多了些咬劲,大家可依照欲制作的料理属性来搭配适合的产品。
留意辣椒酱中添加成分?
若辣椒酱中添加过多人工甜味剂或防腐剂,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故选择时不妨可多留意成分标示,并尽量以使用天然原料所制的款式为优先。相反地,没有成分标示、或是制造来源等不明确的产品则最好避免为佳。
另外,挑选经过第三方食品机构认证的商品,抑或是有良好信誉的厂牌,皆能让消费者在食用上更安心。各位只要多加注意并确认相关细节,便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减少食安与健康上的疑虑。
解辣解腻的好伙伴?
享用呛辣的料理时,建议适时饮用茶品,以帮助减缓口中所残留的辣味及油腻感。牛奶、酸奶及酸梅汤也是解辣的饮品;但就不建议喝有汽高糖的饮料,不但不能解辣,还会产生胃酸及胃部不适的情况。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