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圣公会辖下的慈善组织Anglicare Australia ,上周亦曾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对弱势社群来说,租屋负担随年增加,他们希望联邦政府在 5 月 11 日宣布的财政预算案中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而雪梨大学商学院的李薇博士在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贫富不均问题持续长远将对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从某种角度而言,贫富不均的情况,对于经济长远增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其中最好的例子是美国,与全球相比,美国国民平均收入是相当高,但若果以贫富不均的角度而言,美国则是一个贫富不均问题非常严重的国家,情况会影响当地的投资,以及投资带动的消费。」
「而美国在疫情期间实施的刺激措施为何会相对地有效,是因为我们发现,当你将$1000美元的补助金交给低收入人士时,他们往往会很快将之消费,而若将$1000交给富有家庭,其消费与投资的比率则非常少。」
「因此,处理贫富不均的问题,以及加强对低收入家庭褔利的关注,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亦是非常重要。在一个经济比较公平的社区,我们会发现其国家的生产力,创新力度及商业投资均会比较有效。」
「所以我觉得政府在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时,并不应单以社会的角度思考、反而应以更长远的角度着眼,因为解决公平住屋、及照顾穷人褔利等措施,对社会的长远经济发展亦非常重要。」
READ MORE

新調查:低收入人士能負擔的租屋 全澳不足2%
早前亦有报导指,导致穷人住屋难负担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搁置在2008年推出的可负担租金计划(National Rental Affordability Scheme)。李薇博士解释该计划设计的原意,是政府希望通过自由市场方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价租赁房屋,并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机为澳洲创造更多经济与就业。
「有关的计划,是在2008年,由当时的联邦政府推出,其目的主要是通过鼓励开发商去建造更多楼房,并以低于市场租金至少20%的价钱出租给有需要的租户约十年的时间,而作为回报,投资方会有一部份现金方面的每年回报、以及享有退税。」
「所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向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廉价及长期的住屋保证,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的背景是2008年-即全球金融危机的时期,可见政府亦是出现经济的考虑,希望通过更多房地产建筑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
READ MORE

民生團體促請政府幫助低收入人士租屋
不过,该计划将在2014年被搁置,之后,计划下的廉租屋,亦将会在2026年—所有合约完结之前—逐年递减,而李博士认为,导致有关计划搁置的部份原因,包括计划的成本高于效益,以及申请限制过于宽松等问题。
「(对于计划为何会搁置,)各方面的解释也有不少,但在我看来,政府搁置计划可能亦考虑到当时有评估发现,政府正投入相对大的资金,但其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并没有实现计划当初的政策目标。」
「有不同的研究亦发现,首先是计划在现金方面的补贴是比较高昂,当时参与计划的楼宇每年每个单位可以获得$8000的现金回报,但参考2016的一份数据就显示,当时按计划在郊区建成的房屋,若租客每年可以有20%的租金折扣,其实相等于$4000左右,情况令发展商获得近乎$4000的纯利,而尚未计算税收减免。」
「所以相对地,政府投入非常高的成本,但对于提供廉价租金的效果,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另外,亦有批评指,最需要获得廉价租金的人士,在计划下仍难以获得真正帮助。其中一个原因,是申请计划的资格要求相对宽松。」
「例如,计划要求申请人士的收入,不能超过$50,000,但这个数字在当时(计划推出时)已远高远全国收入中位数。如果一对伴侣的家庭工作收入超过7万,他们亦有资格申请租住有关房屋。」
「在2016年进行的研究,当时申请这类房屋的家庭中,只有三份一人的家庭收入是低于$30,000。另外三份一家庭的收入是超过$50,000。因此,该计划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能够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屋需求,令人存在很大疑问。」
而李博士预计,疫情下有部份人可能会因为房地产市场重回炽热而水涨船高,但亦有不少人会因为租金难负担,而更困苦,导致贫富悬殊问题可能会再加剧,她期望可以见到政府在可负担房屋的问题上,能够有更全面的考虑与调整,包括重新引入由市场提供的廉租屋安排,甚至参考国外的例子,鼓励发展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廉长租公寓。
「例如美国及德国政府会为当地人提供长租公寓式的住宅,若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对房屋政策作更全面的调整,从而令市场可将这些物业提供给有需要人士,澳洲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作考虑。」
更多详情请收听本台足本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