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存在一些不同不同评价,但是中国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因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用心、剧情紧凑、细节考究,俘获了不少澳大利亚华人观众的芳心.据悉,票房也获得了大丰收.
我们了解到,追剧的不少朋友对其中的一些词汇、概念产生浓厚兴趣。本期文化苦丁茶,陶敏史双元博士做客直播室,
“解读”《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一些疑问。
根据史双元博士的讲述,良人、良民其实词义相同,因为李世民的原因,"民"这个字在唐代基本是被回避的,所以良民改叫良人,就连原来的民部也改叫作户部。
耐心的史双元博士还从"守捉"这一驻军机制,为我们衍生到中国古代的罪犯充军制度。更特别提到秦汉时期的"赘婿",即上门女婿的悲惨遭遇。无论是《魏律》、《秦律》还是《秦始皇本纪》的记载,都不难看到赘婿低下的社会地位几乎等同于罪犯,以及曾经遭受的残酷对待,引发了陶敏博对上门女婿的古今对比。
在谢欣感慨于古人"浮浪子"一词"稳准狠"的文艺表达的时候,陶敏博士也从专业的角度,对日本近代借用汉字强大的单字表意功能,大量反哺现代词汇的现象作了生动的讲述。
欢迎收听文化苦丁茶—解码长安十二时辰
嘉宾:文化学者陶敏,史双元博士,主持:谢欣。
SBS电台《文化苦丁茶》每周五早上澳洲东部时间早上8:15播出,每周日早上8:15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