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Footprint其实就是你的「网络身份证」,有机会让人在网络搜寻你的行踪。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分享怎样在网络世代,保护你的个人私隐。
READ MORE

「數碼足跡技術」:識別網上身份真偽
甚么是数码足迹(Digital Footprint)?就是在互联网进行活动时留下资料。最常见是使用社交媒体或网站进行工作,登入名称进入网站或App时,就会留下数码足迹。Digital Footprint有机会影响日常生活,例如雇主、学校、法律机构都有机会使用Digital Footprint作为法理依据。以雇主为例,有些雇主会根据你平日在社交媒体发表的言论和行为判断你的性格、宗教和政治取向,有机会影响你的前途。当涉及法律程序时,你在网络发表的言论同样会成为法律举证之一。最常见的情况包括在社媒上发表帖文;在网络上填表格或问卷; 甚至透过电邮或讯息接收最新资讯;而当你同意在电脑和手机安装Cookies也会在网络留下的资料。
数码足迹也有被动式,在你不知情下记录了网络活动和数据。通常是你的IP位置连结到网站时就会进行记录,如连结网站次数等。例如:当你登入网站时,在没有通知你的情况下就安装Cookies,网站或App便可以侦测到你的位置。社交媒体和广告商以人工智能(AI),使用你的赞好、分享和留言分析你的兴趣,从而向你发放针对式广告。
不论主动或被动的数码足迹,都有机会被别人追踪,因此私隐其实很容易泄露。以下3 种方法教你如何保障私隐和网上行踪:
1.检查你的私隐设定:
不要相信任何私隐设定,即使有些帖文设定了Private,倘若你触犯了某地方法律,法律机关仍然有权要求查看你所有的贴文内容。纽约最高法院(New York’s highest court)曾宣布,即使私人素材亦会变成Digital Footprint,可以作为法律参考(“even private materials may be subject to discovery if they are relevant”),所以千万别天真以为个人社媒帐户是个人的事,随意发表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
2. 管理好密码:
不要用一些热门的字眼如生日日期、驾驶执照号码、车牌、伴侣或家人名字等。建议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帐户和网站使用不同的密码,不要只用一个密码走天下,减低发生意外时的损失。
3. 更新软件和使用加密技术:
很多病毒和恶意程式(Malware)是透过装置漏洞,和人为错误而入侵电脑装置。当App和装置软件发布了更新,而没有更新时,这就是最危险的时间,给予不法之徒漏洞,此称为零日攻击(Zero-day exploit)。使用加密技术可以用软件技术避免资料传送时,留下Digital Footprint,例如:虚拟私人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及使用「无痕模式」使用互联网。使用VPN,就无法掌握你的真实IP位置,保障网络私隐度,防止网站自动安装Cookies追踪行径;而使用VPN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追踪方法。在浏览网站或作个人兴趣搜索时使用「无痕模式」(Incognito Mode),装置和网络就不会储存搜寻记录、浏览记录。当怀疑受到网络攻击,马上切乱网络连线,能阻止与其他电脑和内部伺服器的连系,减少其他装置受感染的机会。
如果想保护你在网络上的行踪,被免「起底」,最重要是「低调」!所谓「枪打出头鸟」,很多时Digital Footprint的受害者可能是行为高调,经常发表一些批判性的言论或发布fake news,因而触动了社会上某些人的神经而惹祸。所以,想保障自己的声誉和个人资料,避免在网络上的言论行为太过出位,方为上策。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