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同地方解封,全球各地旅游业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数码游牧民族」(Digital Nomad) 这个概念开始流行起来。以往只见软件工程师、手游设计师、平面设计师…… 拿着手提电脑四处工作;大家可能认为这只适合特定的工种,但随着遥距工作盛行,其实不论你从事文职,甚至是一些远距离客户的工作,只要透过网路你便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都可以随时随地工作。近来开始看到身边有些朋友到访不同国家,花上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边旅游,一边进行本来的工作。
数码游牧民族 (Digital Nomad) 并不是疫情下催生的概念,但在疫情期间,Work From Home 政策十分普遍,一些科网巨头及巨企用来争夺人才的首要条件之一,例如 Twitter 表示部份职位可以永久在家工作!相信这个工作模式的转变,将会继续演变下去。不过,针无两头利,WFH 亦带来了不少不便之处。毕竟,居住地方的设计,本来就不是用来长期工作的,不少曾长期在家工作的朋友都纷纷感叹,其工作效率及生活作息,并没有因为在家工作而变好,有时候反而心理压力更大。在过去疫情严峻的时期,全球各地旅游停顿,甚至居家出门都受到不同的限制,也令本来弹性上班的安排变得没有选择,只能留在家里工作。
READ MORE

2022年世界最宜居城市出爐!究竟排名有何影響力?
最近,印尼的旅游及创意经济部 (Kemenparekraf) 部长桑迪亚加.乌诺 (Sandiaga Salahuddin Uno) 就提出正研究修订其签证政策,希望在峇里推出「数码游牧签证」,让更多人可以在当地逗留较长的时间,方便工作。他也表示希望今年峇里的旅客数字可以达到 110 万人,即疫情前的 25% 至 30% ,为迎接疫后经济做好准备。
早前的镭射全方位曾经介绍过的英国着名时尚杂志《Monocle》,每年均发表「生活品质调查」,并且选出年度全球最宜居城市。《Monocle》的读者大部份属于各类型设计师、摄影师、网络及软件程式人员、手游设计师、KOL、作家、电影从业员…… 集合大量「数码游牧民族」。所以,《Monocle》选出来的年度全球最宜居城市,亦代表「数码游牧民族」的聚居指标。每年新的排名公告时会引起广泛注意,更是各名列前茅城市的宣传重点。
如果你的工作,容许你今天带着手提电脑坐在雪梨 Ash Street 的咖啡店内工作;三个月后,也许又飞到台北 (Taipei) 或东京 (Tokyo) 的共同空间,或地球的另一边芬兰的赫尔辛基 (Helsinki) 某个小镇的青年旅馆里工作;圣诞前就前往在丹麦的哥本哈根 (Copenhagen) 的市中心,继续在网络上汇报工作进度。下一站是奥地利的维也纳 (Vienna) 的歌剧院餐厅,或是瑞士的苏黎世 (Zurich) 的广场上进行视象会议也说不定!只要有稳定快速的网路连线,你几乎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透过电脑或手机逐水草而居!这就是「数码游牧民族」的生活!
下一集继续和大家分析「数码游牧民族」,要成为当中一份子,需要甚么条件。
READ MORE

農電共生:自家農場增值的好方法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