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相醫生Dr Richard Kok Siong Loh
在西澳的羅醫生獲頒OAM澳洲勳位獎章,表揚他在醫學,特別是臨床免疫學的貢獻。
羅醫生接受本台廣東話訪問時表示,他認為今次獲獎並非他個人,而是整個團隊的殊榮。他特別提及之前他出任共同主席的國家過敏策略(National Allergy Strategy)的參與人員。他說,因為已經過60歲,所以在前年2019年辭去共同主席的職位。
現年61歲的羅醫生在馬來西亞出生,11歲隨父母移民到昆州,完成中學後,在昆士蘭大學修讀醫科,之後到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接受免疫學專科培訓。之後他成為兒科過敏症專科醫生,1993年開始到柏斯,至今在當地衛生部門工作已經超過20年,目前在柏斯兒童醫院工作。
目前全澳有20%兒童出現過敏症,而澳洲出生的亞裔兒童,出現嚴重過敏的機率高於其他澳洲兒童。
羅醫生說:「在澳洲,亞裔人口未有佔總人口一半,但死於食物過敏的兒童,接近一半是亞裔背景。」
羅醫生指出,亞裔移民家庭,在海外例如中國出生的子女,出現過敏症的機率很低,但如果家庭移民澳洲後再有子女出生,在澳洲出生的子女,出現過敏症的機率大很多。「因為同一父母,基因相同,所以應該是澳洲環境造成。」
羅醫生的父親祖籍廣東,母親祖籍福建。自小母親與他說廣東話,但他說他的中文很差,令他應邀到亞洲地區演講時,只能夠用英語。
在疫情前羅醫生經常要到全澳其他地區演講,一年10多次,太太形容「國家過敏策略」是他的情婦。不過,由於疫情,過去1年都留在柏斯,但經常在網上開會。最近柏斯兒童醫院基金撥款100萬元,促進患者管理過敏症的工作。另外,他也正準備在國會聽證會,爭取增加成人及兒童過敏症治療的工作。
羅醫生說,他早在幾星期前接到通知獲頒OAM,不過由於在澳洲日前要保密,所以太太也不知道他獲OAM,只知道在今日澳洲日會有特別活動。直到本台廣東話組致電採訪,才發現傳媒也知道。羅太在銀行界工作,雖然並非同行,羅醫生說,太太非常體諒,他能夠全力投入工作,有賴太太的支持。夫婦兩人沒有子女,羅醫生就將過敏症病童,當做自己的子女一樣。
Jeffrey Heow Joo TAN 醫生
維州Jeffrey Heow Joo TAN 醫生獲AM澳洲員佐勳章,表揚他在婦科醫學及宮頸癌的貢獻。他在皇家墨爾本婦科醫院婦科、腫瘤科及發育不良科組,擔任顧問超過20年。
Jui-Hsiang Su牧師
Jui-Hsiang Su牧師獲頒發軍方的傑出服務獎章Conspicuous Service Medal(CSM)表揚他對澳洲陸軍成員的貢獻,他不斷犧牲自己的利益,確保他人的福祉,在澳洲皇家第五軍團第5營,大幅提高個人和集體的應變能力。 他對已部署士兵家庭非常關懷及極力支持,直接提高了澳洲軍隊在社區的聲譽。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在室內場所,必須保持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的空間。
如懷疑感染新冠病毒,請致電家庭醫生求助,切勿直接前往醫院或診所。如有需要,請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
如遇呼吸困難或緊急醫療事故,請立即致電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