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洲進入天氣較寒冷的季節,新冠病毒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一種新變異株:NB.1.8.1亦備受關注。
世界衞生組織於上周將 NB.1.8.1 列為「需監察變異株」,原因是該變異株在全球的傳播日益增加,並具備一些與早期變異株不同的明顯特徵。
那關於這種新變異株,你又有甚麼需要知道呢?
現時的新冠情況
新冠疫情在五年多前首次被宣布為全球大流行以來,我們仍然經歷一波又一波的感染。
但由於現時檢測及報告感染個案的人數減少,令追蹤病毒傳播變得更加困難。但從現有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底,澳洲感染新冠個案的人數有上升趨勢。
基因排序結果已確認,NB.1.8.1 是澳洲目前流行的變異株之一,整體呈上升趨勢。根據截至5月6日全澳的基因排序資料,NB.1.8.1 的佔比在南澳低於10%,但在維州則超過40%。
西澳的污水監測亦發現,NB.1.8.1 現已成為珀斯所收集的污水樣本中主要的變異株。
在國際方面,NB.1.8.1 的感染率亦有所增長。截至2025年4月底,該變異株約佔所有上傳基因排序樣本的10.7%,較四周前的2.5% 顯著上升。雖然測序的實際個案數仍然不多,但這個持續上升的趨勢,促使國際公共衞生機構加強監察。
變異株 NB.1.8.1 在亞洲地區的傳播尤其明顯——截至4月底,它已成為香港及中國的主要流行變異株。
這種變異株從何而來?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NB.1.8.1 病毒首次在 2025 年 1 月採集的樣本中被發現。
它是 Omicron 變異株的一個亞譜系,源自重組 XDV 譜系。 「重組」是指由兩種或多種現有變異株的基因混合而產生的新變異株。
研究有甚麼發現?
與早前的變異株一樣,NB.1.8.1 的刺突蛋白也發生了一系列突變。這種蛋白位於病毒表面,正是讓病毒通過 ACE2 受體(我們細胞的「入口」)感染人體的關鍵。
NB.1.8.1 的突變包括:T22N、F59S、G184S、A435S、V445H 和 T478I。由於這款變異株仍屬於初期階段,暫時未有大量數據能夠解釋這些基因變化對病毒有何影響。
實驗室研究有何發現
透過實驗室模型,研究人員發現,在多款受測變異株之中,NB.1.8.1 與人體 ACE2 受體的結合力最強——這代表它可能比以往的病毒株更有效地感染細胞。
研究亦分析了曾接種疫苗或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其體內抗體對 NB.1.8.1 的中和能力。結果顯示,相比另一款近期變異株 LP.8.1.1,針對 NB.1.8.1 的中和反應大約低 1.5 倍。
換句話說,感染 NB.1.8.1 的人,相比以往變異株,更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畀其他人。
有哪些症狀?
現時的證據顯示,NB.1.8.1 可能較容易傳播,並具一定能力逃避免疫系統——包括來自先前感染或疫苗產生的免疫力。這些特徵或可解釋為何 NB.1.8.1 在基因排序中逐漸上升。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世界衞生組織暫時未發現 NB.1.8.1 較其他變異株會引致更嚴重疾病的證據。
根據研究報告,NB.1.8.1 的症狀與其他 Omicron 子變異株相似:
常見症狀包括:
- 喉嚨痛
- 疲倦
- 發燒
- 輕微咳嗽
- 肌肉痠痛
- 鼻塞
另外,部份感染者亦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等症狀。
疫苗有用嗎?
在澳洲冬季該變異株有可能在澳洲冬季呼吸道感染季節發揮重要作用。公共衛生應變措施的重點仍然是密切監測、持續進行基因組定序以及推廣使用更新的 COVID 加強針。
即使針對 NB.1.8.1 的中和抗體水準略有降低,世衛組織指出,目前的新冠疫苗應該仍然能有效預防嚴重疾病。
澳洲和許多其他國家提供的最新加強針針對的是 JN.1,而 NB.1.8.1 正是 JN.1 的衍生株。因此,當局相信疫苗仍具保護力。
隨著冬季臨近,再加上新變異株的出現,如果你符合資格,現在或許是考慮接種另一劑新冠加強針的好時機。對於某些人士,特別是免疫力較低或有健康風險的人士,新冠病毒仍然可能引致嚴重後果。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