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萌寵:5種瞬間萌化你的有袋類動物

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獨特的物種,從似乎永遠在微笑的短尾矮袋鼠,到擁有電磁感應的鴨嘴獸,今天介紹5個能瞬間萌化你的澳大利亞萌寵。

Quokka

Source: www.natureaustralia.org.au - Mathias Verdon

澳大利亞有超過378 種哺乳類動物、828 種鳥類、4,000 種魚類、300 種蜥蜴、140 種蛇類、2 種鱷魚以及約 50 種海洋哺乳動物,其中有許多本土物種只能在澳大利亞找到。

澳大利亞更是有袋類動物的天堂,世界上大約四分之三的有袋類動物都生活在澳大利亞。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的五位“明星”。

樹袋熊——“人生贏家”
樹袋熊可謂是動物界的“人生贏家”,它們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國寶,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動物之一,但它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它們主要居住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桉樹林中。但由於棲息地的破壞,1995年樹袋熊在新南威爾士州被列為瀕危物種。

有關樹袋熊的趣味小知識:

1、 樹袋熊很“挑食”,它們只食用特定幾種桉樹葉,有時也吃某些花和莖;

2、 桉樹葉纖維含量很高,因此樹袋熊的盲腸很長,這樣才能消化桉樹葉;

3、 桉樹葉含水量很高,在原住民語言中“考拉”就是“不喝水”的意思;

4、 樹袋熊的生活方式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它們每天要睡17至20個小時;

5、 樹袋熊的一生幾乎都在桉樹上度過,很少來到地面上;

6、 小樹袋熊斷奶後會吃母親的糞便液體,因為這能提供消化桉樹葉所需的細菌。

短尾矮袋鼠——最快樂的動物
短尾矮袋鼠是自拍界的“最佳搭檔”,它們看起來似乎時時刻刻都在微笑,因此它們被稱為“最快樂的動物”。它們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亞的小島Rottnest Island和Bald Island上,是一種易危物種,觸摸或者將短尾矮袋鼠噹寵物飼養是違法的。

有關短尾矮袋鼠的趣味小知識:

1、 短尾矮袋鼠是最小的袋鼠,曾被描述為“像貓一樣大的老鼠”;

2、 短尾矮袋鼠是“素食主義者”,主要使用草和樹葉,而且喜歡在夜間獨自進食;

3、 短尾矮袋鼠白天會在密集的草叢中休息,還能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生存很長時間;

4、 短尾矮袋鼠會開闢“小道”,用於餵食或逃跑的路逕;

5、 為了穫得食物,短尾矮袋鼠是會爬樹的!

袋熊——為小短腿正名
袋熊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動物,它們四肢粗短而有力,在短距離內可以跑很快。它們是一種食草動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山區地帶,喜歡在小溪上方的山坡中挖掘巢穴。目前袋熊科有三個物種,其中,昆士蘭毛吻袋熊是極危動物。

有關袋熊的趣味小知識:

1、 袋熊住在洞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休息,只有在黃昏或天黑後才會出來覓食;

2、 袋熊是考拉現存的最近的親屬,也就是說它們的寶寶也要在媽媽的袋子裡待上一段時間;

3、 袋熊雖然四肢短小郤很粗壯,在短距離內能以超過40千米/小時的速度奔跑;

4、 大多數袋熊的便便是方形的,這是因為它們特殊的飲食和長時間的消化過程造成的;

5、 袋熊的視力非常差,但嗅覺郤非常好,糞便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方式。

蜜袋鼯——空中飛“鼠”
蜜袋鼯因為喜歡吃甜的東西,故此得名。它們會在夜間獵食昆蟲及細小的脊椎動物,也會吃某些桉樹及金合歡的甜樹汁。它們可以在樹木之間華翔,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及北部,也被引進到塔斯馬尼亞島,生活在森林或林地中。

有關蜜袋鼯的趣味小知識:

1、 蜜袋鼯第五趾與踝之間長有膜,能讓它們在樹木間滑行長達50米;

2、 在飛行中,蜜袋鼯用它長而濃密的尾巴來穩定和轉向;

3、 蜜袋鼯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就在樹洞中的巢穴中睡覺;

4、 它們的“家族”最多可由7只組成,共享一個巢穴;

5、 為首的成年雄鼯會負責用口水及前額腺的香味來劃地界,若沒有這種香味的入侵者則會被激烈的排除在外。

兔耳袋狸——神奇動物“皮卡丘”
兔耳袋狸長得很像灰色的“皮卡丘”,它們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榦旱而多岩的環境中。澳大利亞曾經有兩種兔耳袋狸,但現在小兔耳袋狸被認為已經滅絕。

有關兔耳袋狸的趣味小知識:

1、兔耳袋狸是喜歡夜間活動的有袋類動物;
2、兔耳袋狸是袋狸家族中體型最大的物種;
3、和樹袋熊一樣,兔耳袋狸不需要很多水分,這樣就能在嚴酷條件下生存;
4、兔耳袋狸生活在复雜的洞穴之中,有時深達2米;
5、兔耳袋狸的妊娠期很短,但幼崽需要待在母親的袋子中長達80天。
Bilby in the Central Desert
Bilby in the Central Desert Source: Terr Bo
澳大利亞有超過50萬種動植物種類,其中有很多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物種。在過去200年中,有超過100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在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我們共同關注受威脅的本土植物、動物和生態環境,思考如何在未來更好地保護它們。


分享

Published

By Juncheng Gu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