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錄得首宗猴痘(mpox)變異株病例,變異株病例通常會引致較嚴重疾病。
澳洲疾病控制中心(CDC)證實,新州(NSW)本月早前出現一宗猴痘1b型(clade 1b)個案,是澳洲首次發現此變異株,目前亦是唯一一宗。
衛生部發言人表示,確診患者是從海外返澳旅客,本地傳播風險屬低。
SBS新聞已聯絡新州衛生部以獲取進一步回應。
什麼是猴痘(mpox)?
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病毒傳染病,與引起天花的病毒屬於同一家族。
猴痘有兩個主要變種;第一分支(Clade I)和第二分支(Clade II),並進一步細分為:1a、1b,以及2a、2b。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CDC),第一分支 的毒性及致死率普遍高於第二分支。
猴痘主要流行於中非和西非地區,但自2022年起,第二分支病毒株在全球爆發,疫情至今仍持續。
根據澳洲衛生部的疾病監測系統顯示,自2022年以來,澳洲累計錄得1,726宗猴痘確診個案,其中大多數(1,409宗)發生於2024年,而截至目前為止,2025年已錄得147宗。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直到最近這宗1b型個案前,澳洲所有猴痘個案均由 第二分支 2b 病毒株引起,且多數為本地感染。
而猴痘 第一分支 1b 變異株原本僅在中非出現,但如今已在其他國家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除澳洲外,英國、德國、泰國、法國、阿聯酋和瑞士等國亦有記錄1b型病例,這些個案皆與旅遊有關,並非本地傳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 2024 年 1 月以來,非洲部分地區報告的 32,953 例 1b 型病例中,超過一半發生在剛果。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雖然過往 第一分支 普遍被視為較嚴重,但根據近期數據,自2023年首次發現的 第一分支 1b,其死亡率與 第二分支相若,而且近年疫情的死亡率明顯降低。
猴痘有什麼症狀?
猴痘的症狀包括:明顯皮疹或皮膚病變、淋巴結腫大、頭痛、發燒、肌肉痛、關節痛、背痛、發冷與疲勞。
該病毒可透過親密或長時間的身體接觸、接觸皮膚皮疹、體液(包括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被污染的物品(如床單、毛巾)來傳染。
大多數人在2至4星期內康復,但部份患者可能會病情嚴重。
澳洲衛生部指出,本地大部份病例出現在同性戀、雙性戀及與男性有性行為的男性群體中,但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大多數感染個案屬輕微個案。
在澳洲,誰應該接種猴痘疫苗?
符合資格的人可以免費接種疫苗,無需國民保健卡。
建議有接觸風險的人,包括男男性行為者、性工作者、醫療保健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接種疫苗。
那些與感染者有密切身體接觸,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被認為是高風險。
任何計劃前往猴痘疫情嚴重的國家旅行的人,都應在旅行前4到6周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是在接觸猴痘之前。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