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 污水分析顯示澳洲非法藥物的消耗量顯著增加。 analysis has shown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consumption of illicit drugs in Australia.
- 冰毒(甲基安非他命)、可卡因和海洛英的使用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 非法藥物交易激增,估計交易額達115億元。
澳洲對非法藥物的巨大需求,正助長國際犯罪集團及毒販從中牟取暴利。
澳洲刑事情報委員會與多所大學合作進行的污水分析顯示,全國範圍內主要非法藥物的消耗量持續上升。
自2016年開始的最新分析中,冰毒、可卡因和海洛英的使用量均創下新高。
根據污水檢測數據顯示,在截至2024年8月的一年內,澳洲共消耗超過22公噸這三種藥物以及MDMA(搖頭丸)。
這推高了非法藥物買賣和有組織犯罪的利潤,估計達115億元。
可卡因使用量增加近70%,MDMA增加近50%,海洛英增加近15%。
澳洲刑事情報委員會的毒品專家尼爾森(Shane Neilson)表示,新冠疫情期間更嚴格的邊境管制和封城措施結束,毒品市場正在反彈。
由於澳洲消費者願意並且有能力支付比其他全球市場更高的價格,巨額利潤推動毒品生意。
尼爾森指出,毒品販運者會向澳洲邊境投放大量毒品,因為即使部份被查獲,流入市場的數量仍能賺取足夠利潤,彌補損失,而有時查獲量甚至超過年度檢測到的總消耗量。
他說「跨國和本地有組織犯罪集團,就是有著不懈決心,持續向澳洲市場供應毒品。」
有組織犯罪集團也被認為在推動非法煙草的增加。雖然2024年下半年尼古丁的消耗有下降趨勢,但無法確定其中有多少是來自黑市。
氯胺酮(K仔)的使用量也在上升。
法證分析人員認為,目前大部份被消耗的氯胺酮均屬於非法進口,用在醫療和獸醫的比例不高。
大麻的情況也相似,雖然已有數以千計的人獲得醫療處方。
尼爾森表示「雖然醫用大麻的使用者數量在增加,但與大麻的整體消耗相比仍然很少。」
澳洲刑事情報委員會指,澳洲人在非法藥物上的巨額開銷,表示利潤全數流入有組織犯罪手中。
尼爾森指「這些利潤沒有任何稅收,對經濟確實產生影響。」
根據最新的《全國藥物策略家庭調查》顯示,近一半14歲及以上的澳洲人(約1020萬人)曾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候使用過非法藥物,包括非醫療用途的藥品。
估計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約390萬人)在過去12個月內使用過。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