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口研究】澳洲人講得少過英美?香港為最「文明」之一

一項研究發現,令人意外地澳洲人在網上「問候」他人的次數比其他國家少。研究人員認為澳洲人可能更常在面對面交流時「爆粗」。

A man in a white shirt and silver tie leans out his car window and points and shouts

在澳洲駕車,可能經常遇到司機路怒爆粗。 Source: Getty / Jacobs Stock Photography Ltd

昆士蘭大學(UQ)一這項研究調查了20個使用英語的國家和地區,網民在網上發表的超過17億字的內容,特別尋找597個粗言詞彙。

研究人員利用語言學計算方法,透過觀察粗言詞彙的使用頻率,調查在網上罵人最多的是哪個國家的網民。結果發現,雖然澳洲人以「粗野」而聞名,但其實美國人在網上爆粗最多,其次是英國。

昆大語言與文化學院首席研究員Martin Schweinberger表示:「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澳洲人確實將粗俗、咒罵和俚語視為我們文化的一部份。」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網民在留言和博客中使用粗言的比例為0.036%為最多;其次英國網民達到0.025%,略高於澳洲0.022;新加坡和新西蘭均超過0.02%。

馬來西亞和加拿大「問候」他人的頻率也排在前列,相反,香港網民使用英文發言時則「文明」得多,以0.009%排在倒數第四。
粗言在澳洲的日常用語中已成常態,甚至旅遊宣傳語也出現了「bloody hell」的詞彙。

澳洲旅遊局在2006年拍攝的廣告已「So where the bloody hell are you?」為題,結果因為含有「hell」一詞,在加拿大禁止在家庭電視節目中播放;英國因「bloody」一詞而禁止在電視和廣告牌播放(後來被允許在晚上9點後播放);新加坡也對該廣告進行了審查。

維州交通事故委員會也曾在道路安全宣傳活動中使用宣傳語:「如果你酒後開車,你就是個大傻瓜。」其中「傻瓜」原文為「bloody idiot」。

研究員認為,澳洲人未能贏得「網上粗言排行榜」冠軍可能是因為在網上留言時比較保守,反而更喜歡當面罵人。

「我們的研究表明,澳洲人可能仍然符合我們普遍的形象,即擁有異常豐富和富有創意的『粗口』。尤其要感謝我們公開且豐富多彩地播放粗口——這是到訪澳洲的海外遊客經常評論的事情。」

該研究是首次針對「英語網民如何使用粗俗語言」進行的大規模分析,發表在語言學科學期刊《Lingua》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X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ource: AAP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