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關於建築業出現不當稅務行為的舉報名列榜首;
美髮及美容服務位居第二,咖啡館及餐館排第三、公路貨運行業排第四、管理諮詢相關服務業排第五。
稅務局接到超過 13,400 次來自新州的舉報電話,緊隨其後的是維州 (11,500 次)及昆州(9,200 次)。
數據亦顯示來自偏遠地區的舉報數字亦不少,其中近 7,000 個電話是由主要城市以外的居民打出。
以市政區域計算,昆州的陽光海岸及凱恩斯、雪梨的Wellington、以及維州的Wodonga及 Mornington Peninsula位居前五位,
而數據亦列出最多人用的逃稅或避稅行為、包括企業向客戶索要求現金或提供付現金的折扣優惠、以現金出糧、未申報所有銷售額、未向工人發工資單,甚至以非法軟件修改銷售交易。
稅務局目前正利用來自舉報人的情報,來解決地下交易的問題,據報,這種經濟模式每年令政府稅收減少共 110 億元。
稅務局助理專員霍爾特說,雖然過去幾年對很多企業而言很困難,但不能為這些行為作籍口。
「黑市經濟是正影響澳洲所有人,是經濟及社會的雙重問題。」
「隨著企業從新冠及自然災害的影響中恢復,當局亦要保護絕大多數誠實、並努力做正確事情的企業、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霍爾特指,欺詐行為給社區服務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若有人逃稅而少交一元、健康及長者護理等關鍵服務的撥款就會減少一元。」
「過去的幾年內,社區對這些關鍵服務的依賴程度是有目共睹。」
霍爾特亦指,報告中收到的舉報,超過 90% 被認為值得進一步調查、或可保留用於日後的調查工作,他補充說、社區協助識別這些避稅問題是「寶貴的情報、有助當局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