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蝙蝠中,有極少數攜帶可傳染給人類的致命病毒「狂犬病類病毒」(Lyssavirus),該名女子正接受一系列的預防性治療。
西澳北部居民近日接連被蝙蝠咬傷,衛生當局呼籲民眾切勿接觸蝙蝠。有當地居民表示,她原本不知道蝙蝠咬傷會如此嚴重,直到醫生要求她必須接受狂犬病類病毒治療。
這種病毒在皮爾布拉地區的蝙蝠群中,雖然只有極少數比例存在,但一旦感染可能致命,任何人被蝙蝠咬傷都應立即就醫。
來自卡拉薩(Karratha)的居民赫塞爾表示,她當時試圖把一隻闖入屋內的蝙蝠趕出去時被咬傷。她表示,當時擔心蝙蝠會卡在屋頂或被家中的貓吃掉,便先用毛巾試圖捕捉,最後決定徒手抓蝙蝠。就在那一刻,蝙蝠咬了她。
「我當時沒太在意,我一輩子都在和動物打交道,心想:沒事吧,澳洲基本沒有什麼傳染病。」赫塞爾致電「健康直通線(Health Direct)」,工作人員建議她立刻前往醫院治療。
「我在醫院待了幾乎一整天,從經驗來說,那個治療過程並不愉快。我還得再回醫院三次,打後續的疫苗針。」
赫塞爾表示,醫生在她手指上注射免疫球蛋白。她說,醫生說她並不是最近唯一被蝙蝠咬的人。
「醫生還開玩笑說,‘是不是滿月啊’,因為最近我已經是第四個被蝙蝠咬傷的人。」
專家:蝙蝠咬人極少罕見但可致命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生態學教授貝特曼(Bill Bateman)表示,蝙蝠咬人最主要的風險在於狂犬病類病毒的傳播。
貝特曼教授說:「我們在澳洲確實存在蝙蝠狂犬病類病毒(Australian Bat Lyssavirus),這種病毒與狂犬病非常相似,若人類感染,死亡率極高。」
西澳衛生局在聲明中指出,目前西澳尚未出現任何相關確診病例。貝特曼教授表示,該病毒僅存在於大約1%的皮爾布拉蝙蝠族群中。
「幸運的是,感染比例非常低,但即使如此,也完全不值得冒險。如果你被蝙蝠抓傷或咬傷,一定要馬上處理。」
他補充說,蝙蝠一般會避開人類,主動攻擊的情況極為罕見。「蝙蝠並不具攻擊性,感染病毒也不會讓牠們更具攻擊性。但想像一下,一隻只有幾克重的小蝙蝠被人類捉住,牠唯一的防禦方法就是咬人。」
「皮爾布拉地區大約有17種蝙蝠,但大多數並不會靠近人類居住的地方。」
貝特曼教授指出,蝙蝠咬人通常是因為牠們生病,或是有人試圖把牠們從屋內趕出去。
他建議:「如果有蝙蝠飛入家中,應避免接觸,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打開窗戶,牠自然會飛出去。」
衛生局:任何人被蝙蝠咬傷都需要立即就醫
衛生局表示,確認是否感染狂犬病類病毒,需要對有症狀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測,而醫護人員有義務通報疑似或確診病例。
聲明中指出:「任何被蝙蝠咬傷、抓傷或接觸蝙蝠的人,不論在澳洲或世界任何地方,都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以清潔傷口並評估感染風險。」
「被蝙蝠咬傷或抓傷的人,可能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及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防止感染澳洲蝙蝠狂犬病類病毒。」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