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美國漢堡都改】中美貿易戰推高牛肉價格 中國餐廳改用澳洲牛

澳洲的牛肉商可能會在中美貿易戰中受益。

US & China Flag

澳洲的牛肉商可能會在中美貿易戰中受益。 Source: Flickr

根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星期二(6月3日)報導,《環球時報》訪問一間在北京的美式主題餐廳,餐廳員工表示,因受到關稅影響,餐廳從約一個月前起,已停止供應進口自美國的牛肉。

除了成本壓力外,餐廳目前也找不到仍提供美國進口牛肉的供應商,因此被迫轉用澳洲進口牛肉。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亦有報導,一間在北京的餐廳,本身有一道從美國進口的特色菜——鹽焗鳳爪。

由於關稅影響,價格自3月以來上升30%,餐廳不得不將這道菜從菜單上下架。

餐廳負責人向電台表示,雖然可以從巴西或俄羅斯採購雞爪,但他表示,品質根本比不上美國雞爪。

報導中,亦有採訪一間在北京的餐廳,表示正改用澳洲牛肉,甚至將其招牌漢堡「The Great American」中的牛肉來源亦改為澳洲牛肉。

有一位牛肉供應商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表示,美國牛肉「脂肪較多、口感更佳」,但「價格實在太高,難以承受」。
此外,一名在中國居住的加籍華人,在社交平台Tiktok上發布短片,短片中,她指在超市中,一整排原本擺放美國牛肉的位置,如今全部換上了澳洲牛肉。

她在影片中指「看來今晚我會吃澳洲牛肉了,而不是美國牛肉」,「老實說,就食物品質而言,我可能更信任澳洲牛肉。」

她在影片中展示一盒牛肉的價鉉為50元人民幣,更直言在關稅戰中,「中國一點都不吃虧」,因現在有更好吃、價格更合理的牛肉」,她更表示「所以,謝謝你,特朗普」。

美國總統對中國商品加徵重稅,引發了與北京之間的貿易戰。

美國對中國商品一度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關稅。

雙方之後有所讓步,美國同意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降至30%,而北京則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10%。

但關稅仍然推高美國牛肉在中國首都餐廳的供應成本,迫使餐廳轉而選用免關稅的澳洲牛肉。
根據《中澳自由貿易協定》(Chin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澳洲牛肉出口至中國可免關稅。

根據澳洲肉類和畜牧業協會(MLA)的數據,今年截至目前,澳洲穀飼牛肉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大幅上升。

僅在2月和3月,就有21,885公噸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今年4月,中國購買了單月出口量創紀錄的37,000噸中的三分之一。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 Meat Federation)在四月表示,由於貿易限制,「目前大部分美國牛肉產品已不再符合出口中國的資格」。

「這種僵局確實對我們三月份的牛肉出口造成嚴重打擊,並且這種影響將持續下去,直到中國履行其在《第一階段經濟與貿易協議》中的承諾。」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