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研究結果表明,越發習慣刷卡消費的澳大利亞人每年為附加費所付出的成本約2億澳元。
從2017年9月起,聯邦政府已經禁止企業和商家向使用EFTPOS(電子轉賬)或信用卡付費的消費者收取超額附加費;這意味著商家只能向顧客收取他們使用EFTPOS、MasterCard、Visa和American Express付款的實際成本,包括銀行費和付款裝置費。但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依然受到數千因附加費而起的投訴。
ABC的報道中提醒說,David Jones和Myer這樣的大型零售商不會向顧客收取附加費,但像JB Hi-Fi之類的商家在使用特定的卡比如美國運通卡時就會面臨附加費;此外,在預定酒店、航班或是叫出租車時,也可能會面臨附加費。
那麽又該如何規避被收取附加費呢?
在結賬時商家應披露交易中可能包含的附加費,並需為客戶提供另一種支付方式來規避這些費用,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借記卡,這取決於商家制定的支付規則;而如果是在線支付,那麽BPAY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盡管儲行此前曾提出觀點稱,澳大利亞將成為無現金社會,但隨身帶一些現金也是一個保險之舉,正如迪肯大學的消費者行為專家保羅·哈裏森(Paul Harrison)所說,網絡和電力可能中斷的不確定性意味著現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支付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