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短期內再懷孕風險大增

一項最新研究警告指,媽媽們在產後短期內再懷孕會令自己及未出生的孩子面臨更大的風險。

pregnant woman

Source: Pexels

一項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 及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於產後等待12至18個月再懷孕,有助降低對母親及孩子健康的長短期損害風險。

該項研究指出,不論母親的年齡,產後短期內再懷孕都會令體內嬰兒的健康受損風險增加,其中以年齡介乎20歲至34歲的母親的風險最高。另外,產後短期內再懷孕同時亦令年齡超過35歲的母親的健康受損風險增加。

研究的共同作者Laura Schummers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產後短期內再懷孕對母親及嬰兒的風險都會增加,包括35歲以上的女性。」

「研究結果對年齡較大的婦女尤其重要,因為她們往往更容易短期內再懷孕,而且故意這樣做。」

研究的作者形容今次是針對短期內再懷孕對不同年齡的孕婦所造成的影響一次最廣泛的研究。

同時,雖然於懷孕及分娩期間出現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頗為罕見,但該項研究亦就高收入國家的孕婦死亡率或嚴重發病率,與短期內再懷孕的個案進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產後六個月再懷孕、35歲以上女性的死亡率或嚴重發病率為1.2%;而產後18個月再懷孕的死亡率或嚴重發病率則降低到0.5%。

至於年齡較小的女性,在產後六個月再懷孕的自發性早產風險為8.5%,即懷孕滿37週之前。然而,對於產後18個月再懷孕的年輕女性,風險則降至3.7%。

另一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Wendy Norman博士就建議女性相隔一年再懷孕,認為這麼做能夠顯然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By Janice Lam
Source: AAP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產後短期內再懷孕風險大增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