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地求生】中國禁令成澳洲酒業拓展新市場契機

隨著澳貿易代表正致力與中國談判以解決貿易爭端之際,受中國入口禁令所限的澳洲釀酒業正積極尋找其可靠的國家去開展新的出口市場。

Wine

Source: Getty Images

要點:

  • 中國決定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關稅保證金,令本地釀酒業受沉重大擊,但不少本地酒商已將目光集中於開拓新市場。
  • 除了英、美及歐盟,不少亞洲國家、印度及南非,亦有望成為澳洲葡萄酒的潛在出口國。
  • 業界亦希望見到澳洲政府落實與更多國家簽署自貿協議。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行業機構—澳洲葡萄與葡萄酒協會的初步估計,中國決定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高達212%反傾銷關稅保證金的決定上個月生效後,令澳洲葡萄酒出口量驟降95%。澳洲的釀酒業現在正積極尋求以英美等國作為替代市場。

美國

總部位於南澳Clare Valley的Taylor’s葡萄酒公司,往常會其葡萄酒出口量的約20%運到中國,但是當十月份,Taylor’s在中國港口,有四個裝滿優質紅酒的貨櫃箱無法清關後,該公司的負責人就意識到,需要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以外的國家。

公司的董事總經理泰勒(Mitchell Taylor)表示,美國是出口葡萄酒的最佳選擇,鑑於他們一向亦有將少量產品賣往美國,而美國亦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他認為,向美國外銷仍有增長的空間。

「我認為出口至美國將會是更加穩定的做法,因為您不會受到一如中國市場內會出現的政治問題所干預。雖然美國是一個複雜的市場,但肯定當地會有很多對質量良好的葡萄酒品牌更忠誠的愛酒之人。」

傳統上在美國銷量較佳的,往往是較便宜的散裝酒,而不是精品酒或高檔的葡萄酒,但美國曾是澳洲葡萄酒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根據IBISworld的數據,在2016年中國取代美國之前,美國是澳洲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場,英國則緊隨其後。

泰勒指:「我們確實需要在一些非常負盛名的國際市場上做更多的營銷活動,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傳達一重要信息,就是澳洲出口的葡萄酒是質量的保證。」

不過,葡萄酒行業協會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的發言人麥克萊恩(Lee McLean)表示,向美國銷售澳洲葡萄酒的難度很高,因為,澳洲除了要與國加州強勁的國內紅酒產量競爭之外,亦必須同其他葡萄酒生產國競爭。

根據澳洲葡萄酒協會(Wine Australia)的數據,2019年澳洲葡萄酒向美國的出口總值為4.32億澳元,即使澳洲增加對美國的進口,也不會達到中國近年來對澳洲酒的需求規模,而澳洲在禁令前,每年平均會向中國出口超過1.3億的葡萄酒。

麥克萊恩說:「中國消費者真的很喜歡澳洲葡萄酒,他們也願意為此付出高昂的價格。因此,澳洲酒商想要以相同價格將如此龐大數量的酒類產品轉移到其他市場,仍然是非常困難。但如果業界願意在美國等市場持續作出努力,相信我們亦有機會見到增長。」
歐洲及英國

英國今年元旦日已正式脫歐,為澳洲與英國及歐盟簽署新的貿易協定打開了方便之門。許多釀酒商則認為,若澳英鎖定新協議,有望在短期內解決葡萄酒出口的問題。

澳英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6月己開始,現在英國及歐洲的代表,經已完成簽定貿易協定,澳洲的官員也希望盡快可以簽署落實澳英之間的協議。

根據葡萄酒協會的數據,在截至2020年6月的一年中,澳洲向英國出口葡萄酒出的銷售額為3.83億澳元。來自維州Tahbilk酒莊的普布里克(Alister Purbrick)表示,鑑於澳洲的葡萄酒在英國的受歡迎程度,兩地的貿易協定若真有望減少或取消酒類關稅,可以幫助澳洲立時減輕部份出口損失。

「從進口到英國的數字來看,澳洲的葡萄酒數量仍然排在世界第一,因此對我們來說,英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如果聯邦政府可以鎖定有關出口關稅的協議,無疑亦可以在一夜之間,為釀酒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因為澳洲酒商會突然比國際競爭對手具有更大的價格優勢,可以幫助促銷。」

麥克萊恩亦指,葡萄酒業也密切關注澳洲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但他指出,將本地葡萄酒出口至歐洲,成效可能不如英國。

「因為有在一些傳統的葡萄酒生產國,例如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他們甚至不會看得上自己國內其他地區的葡萄酒,更不用說外國。」

但麥克萊恩指:「俄羅斯亦是一個很大的經濟體,澳洲亦應在那裡尋找機會,看看是否可以將一些優質葡萄酒出口到俄羅斯。」
亞洲及非洲

來自獵人谷Hunter Vally的Tyrrell's葡萄酒公司負責人泰瑞爾就指,去年是令人震驚的一年。

「年初的夏季山林大火以及新冠疫情及封鎖導致當地的釀酒業出現數個月的收入損失;2020年大部分農作物亦因濃煙而失收,然後年底,業界更失去中國市場。」

其公司售予出口市場的葡萄酒中,約有25%亦會銷往中國。但是,雖然出口問題感到沮喪,但泰瑞爾認為,現在亦是一個機遇,讓業界尋找更可靠的國家去開拓業務。

「我認為這次機會可能會令我們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我們不想舔中國政府的鞋底,而這正正是對方想要我們做的。」

泰瑞爾說,他相信美國及英國的市場值得投資,但他的策略則是擴大在其他亞洲國家的出口,並在中亞建立全新的市場。

「中國市場經已失去,而日本,韓國,台灣,印尼及菲律賓等國家,將是我們日後重點關注的國家,最近我們亦開始拓展烏茲別克及哈薩克等國家的市場。」

但泰瑞爾認為,澳洲酒業永遠無法彌補在中國市場的損失:「可以肯定的是,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沒有其他市場可以與中國市場相比。因此,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彌補其中的一部分。 」

另一方面,印度是另一個葡萄酒需要正不斷增長的國家,但當地對進口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意味著對許多生產商來說,印度市場仍未夠吸引。

葡萄酒業呼籲聯邦政府應與印度完成澳印全面經濟合作協議的談判,該協議在9年前已經開展談判。

在2018-19的財政年度,澳洲對印度的葡萄酒出口總值約為900萬澳元,遠低於對中國出口的12億澳元。但印度擁有13億人口,其中有7億人已屆法定飲酒年齡,因此印度有潛力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

泰勒表示:「我們也在研究印度,因為我們感到當地的人口及經濟均有增長。但印度的關稅很高,因此我們支持澳洲政府開始與印度達成一些自由貿易協定。」

麥克萊恩亦視非洲視為未來幾十年中不斷增長的市場。

「東非有真正的商務中心,尤其是在肯尼亞等地,那裡的商業社區不單有經濟增長的潛力,也可以吸引很多遊客。現階段,我們有機會跳出框框,思考每一個機會,而不是再年復一年地在同一市場謀生。」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