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出重大一步 發射首個「中國太空站」

昨日(4月29日),中國在海南文昌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的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

A Long March-5B Y2 rocket carrying the core module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Tianhe, blasts off from the Wenchang Spacecraft Launch

WENCHANG, CHINA - APRIL 29: A Long March-5B Y2 rocket carrying the core module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Tianhe, blasts off from the Wenchang Spacecraft Launch Source: Getty Images

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發射約九分鐘後,核心艙入軌。

太陽電池陣列的部署在發射後一個多小時進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尚福宣布發射成功。

中國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為基本構型。 「天和」核心艙是空間站發射入軌的首個艙段,起飛質量為22.5噸,擁有可供三名航天員起居生活的艙室,每名航天員都有獨立的睡眠環境和專用衛生間,亦有餐廳和鍛煉區。核心艙內採用先進的通訊技術,航天員可以在太空使用網絡與地面聯絡。

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是該火箭的首次應用性發射,它此前曾於2020年5月5日成功首飛。

「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後,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還將執行空間站實驗艙、光學艙的發射任務。
June 18, 2012: Chinese astronauts onboard the Tiangong-1 space station before it was abandoned.
June 18, 2012: Chinese astronauts onboard the Tiangong-1 space station before it was abandoned. Source: AAP
中國空間站項目開始於十年前,至目前為止,中國已將兩個實驗性的空間站送入過太空軌道。

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和2016年發射的「天宮二號」均是實驗性空間站,只能允許航天員短時間逗留。

而「天和」則是未來永久性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核心艙再加上兩個實驗艙,重量將達到70噸,預計需要在兩年間,進行11次發射任務,整個空間大約有110立方米,可實現3人長期駐留,6人短期駐留。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Tracy Lo
Source: Xinhua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