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數量也下降接近一半,由2020年的20筆減少至2021年的11筆。其中4筆涉及鐵礦和鋰礦收購,是投資額最多的行業。
2007年之前,中國在澳投資幾乎為零,2008年達到頂峰,以當時匯率計總值191億澳元,是去年的24倍有多。自2017年開始,投資額逐年下降。
報告作者、雪梨大學中國商業與管理教授亨德里斯克(Hans Hendrischke)對澳洲廣播公司(ABC)說:「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下降到一個程度,可以說是非常小甚至沒有。」
READ MORE

新數據:中國在澳投資去年勁減五成
影響因素諸多
中國投資者近年面對雙重打擊。
2016年起,北京當局因擔心舉債過高、不當投資和資本外逃等問題,開始對對外投資進行限制。與此同時,澳洲的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收緊對中國買家的審查。
此外,亨德里斯克表示,政治問題也加大了經貿障礙,包括澳中關係不佳:「美國和歐洲,(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現在都嚴格審查中國投資,避免被中方控制特定資產的潛在危機,澳洲也是。」
儘管如此,他坦言:「(中國在澳投資)減少速度之快令我們驚訝。」

Prof. Hans Hendrischke, University of Sydney Business School Source: Keli Hong
中資仍持巨大資產
有份撰寫報告的雪梨大學商學院講師李薇表示,雖然投資減少,但已進場的中國企業並沒有撤資的跡象。「主要態度是等候和觀望。對很多中國企業而言,澳洲是他們海外投資的第一站,有著很多承諾。」
傳統上,澳洲是中國企業「試水溫」的海外市場,在進軍歐美之前先在這裡獲取「西方經驗」。
從2007至2021年,中國的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總共在澳洲投資1580億澳元,涉及採礦、能源、基建、農業等多個行業。
去年,蘇州天華超淨科技投資3億1800萬澳元予礦企AVZ Minerals、1億8700萬元予礦業大亨帕爾默(Clive Palmer)的Balmoral Iron。
澳洲兩大能源公司都由港資控制,包括2011年新州政府出售Energy Australia給香港中電集團,2017年時任財政部長莫理遜(Scott Morrison)批准周大福收購Alinta Energy。
基建方面,全球最大煤炭港口——紐卡素港在2014年以17億5000萬澳元租借給中資財團98年,而更著名的是翌年嵐橋集團以5億澳元租借達爾文港99年。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