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有一半的澳洲人對退休成本感到憂慮,而部分群體的財務安全感更低。
居於雪梨的兩孩母親華娜絲高(Sinta Velasco) 不僅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還需要資助住在菲律賓的年邁親屬。
她今年 45 歲,距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幾十年,但已經覺得存到足夠金額,以過上舒適退休生活相當困難。
「作為單一收入家庭,我們真的必須仔細考量大小開支。我知道每塊錢都很重要。」華娜絲高對SBS 說。
她正是越來越多對退休費用感到焦慮的澳洲人之一。
兩孩之母華娜絲高本身就是「三明治世代」的一員,需要同時照顧子女和雙方父母。 Source: SBS / Cameron Carr
舒適退休成本持續上升
根據澳洲退休基金協會(Association of Superannuation Funds of Australia, ASFA)的最新數據,受生活成本上升影響,舒適退休的年花費在短短五年間增加逾 13,000 澳元。
- 65 歲以上的夫婦每年需要 超過 75,000 澳元 才能舒適退休。
- 單身人士則需要 53,000 澳元。
金融服務公司 AMP 的分析顯示,不同群體之間對退休的財務信心差異顯著。
AMP 退休專家曉利亞 (Ben Hillier )指出,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劇了儲蓄退休的焦慮,女性的情況尤其嚴重。
「我們看到一些令人擔憂的數據,特別是在性別方面。女性對退休的信心遠低於男性。大約只有五分之二的女性感到有信心,相比之下男性則是五分之三。」
「最缺乏信心的群體當中,單親媽媽尤其突出。」
「三文治世代」最不安
女性往往同時承擔照顧孩子與年邁父母的責任,這讓她們更難專注於退休規劃。
曉利亞解釋:「研究明顯反映出一種不公平的性別分工。女性往往同時照顧孩子和父母,這自然會影響她們為未來做準備的能力,並降低退休信心。」
兩孩之母華娜絲高本身就是「三文治世代」的一員,需要同時照顧子女和雙方父母。
AMP 數據顯示,40 多歲、需要同時照顧家人的三明治世代是對退休最沒有信心的群體,不到五分之二覺得財務安全。
她的丈夫目前失業,她必須靠一份收入支撐孩子與父母。

澳洲人退休數據。 Source: SBS / Leon Wang
在澳洲生活八年的華娜絲高強調,移民在規劃退休時,更需要社會支持與財務建議。
「我覺得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向專業理財顧問詢問:『這是我的情況,你覺得我應該專注在哪方面?』」
哪些澳洲人較有信心?
AMP 的研究顯示,退休信心在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距:
- 有伴侶人士比單身者更有信心(60% / 40%)。
- 單親媽媽最缺乏信心,40多歲的單身女性、有孩子的媽媽,只有不到20%覺得自己為退休作好準備。
- 離婚或分居女性的退休信心也低於男性。
曉利亞表示,如果這些群體同時屬於租屋一族,沒有自住房屋,壓力會更大:
「退休可能長達 20、30,甚至 40 年。如果在這段期間必須依賴租屋,而沒有房產作為財務基礎,他們會變得更加脆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