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 禁止十多個國家民眾入境美國

特朗普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來自十二個國家的旅客前往美國,並對另外七個國家實施入境限制。

Donald Trump, wearing a blue suit, sits at a desk.

特朗普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來自十二個國家的旅客前往美國,並對另外七個國家實施入境限制。 Source: Getty / Kevin Dietsch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推行在其首個任期內推出的旅行禁令,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來自十二個國家的人士入境美國。

這12個國家分別是:阿富汗、緬甸、乍德、剛果共和國、赤道畿內亞、厄立特里亞、海地、伊朗、利比亞、索馬里、蘇丹和也門。

有關禁令將於周一生效,除此之外,來自蒲隆地、古巴、老撾、獅子山、多哥、土庫曼及委內瑞拉的旅客亦會面對更嚴格的限制。

特朗普在公告中表示:「我必須採取行動,保護美國及其人民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這份名單是根據特朗普 1 月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制定的,該命令要求美國國務院、國土安全部以及國家情報總監編寫一份關於對美國的「敵對態度」以及來自某些國家的人員入境是否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報告。

白宮發表的聲明稱,面臨全面禁令的國家「在篩選和審查方面存在缺陷,對美國構成極高風險」。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他簽署了一道行政命令,禁止來自七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蘇丹、利比亞、索馬里及也門——的公民入境美國。

這是他早期總統任期中最混亂和令人困惑的時刻之一。

來自這些國家的旅客被禁止登上前往美國的航班,或者抵達美國機場後被拘留。

受影響的人士包括學生、教職員、商務人士、旅客,以及探訪親友的民眾。
這項通常被稱為「穆斯林禁令」或「旅行禁令」的命令,在法律挑戰中被反覆修改,直到2018年最高法院維持原判。

這項禁令影響了來自伊朗、索馬里、也門、敘利亞和利比亞的各種類別的旅客和移民,以及北韓人和一些委內瑞拉政府官員及其家屬。

繼特朗普之後,美國前總統、民主黨人拜登於2021年廢除了這項禁令,稱其為「我們民族良知的污點」。

特朗普及其他支持者則以國家安全為由為最初的禁令辯護,聲稱目的是保護國家,而非基於反穆斯林偏見。

但他在首次競選總統期間就曾明確呼籲禁止穆斯林入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ource: AP, Reuter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 禁止十多個國家民眾入境美國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