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由孩子聖誕禮物展開的有關公平和文化差異的討論

父母在給孩子聖誕禮物也是一門學問嗎?是否充滿愛意的禮物會在不經意間培養了孩子“理所應噹”的錯覺呢?SBS評論員Ian Rose近日撰文探討。

Mulled wine together with Vanillekipferl, typical German Christmas treats Deutsche Schule Melbourne German Christmas Market Melbourne Ruth Weinekötter

Glühwein, Vanillekipferl, Zimsterne und Lebkuchen: Kulinarische Highlights beim Weihnachtsmarkt der Deutschen Schule Melbourne Source: Pixabay

他寫道,給你的孩子一個不怎麼樣的聖誕禮物,可能讓他們認識現實生活的好方法。

Ian和妻子有兩個孩子,妻子希望給喜歡蜘蛛的六歲兒子一個精裝本的蜘蛛簡報。但他問道,“好。多少錢?我們是否在跟踪他們兩人的花費?

妻子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在兩個孩子的花費間保持公平。

Ian自己在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英格蘭郊區長大,有一個姐姐。他回憶道"我們總是擁有公平的待遇,包括家務事和禮物。雖然好像我的臥室總是大一點。”

他也想把這種方式用在自己的育兒噹中:公平而不鼓勵任何攀比和競爭。

而他的妻子認為不需要這麼麻煩。她認為孩子自己會意識到生活的不公平。

妻子認為應該把時間花在教育孩子父母在他們身上花多少錢同有多愛他們沒有關系。

Ian的妻子說因為自己是亞洲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家庭成員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期望和獎勵。妻子認為Ian這樣的白人孩子,被生來“理所應噹”的對公平的期待教育壞了。Ian勸告妻子不要這樣概括。

Ian說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培養孩子對公平的要求,如果每個人都接受自己被分配到的東西而安之若素的話,精英階層會一直控制著社會。

妻子說,在她的成長環境中要求接受自己得到的東西和公平無關,只是用在如果孩子不喜歡父母給的晚餐這樣的事情中。

Ian最後總結道,聖誕節的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要擔心太多的事情。他決定不給兩個孩子的任何一個買過多的禮物。為削減貪婪和浪費做榜樣,讓孩子看到物質不是最重要的。

不過他說他還是會給女兒買一本精裝的她喜歡的哈利波特書。

因為“雖然生活是不公平的,但至少聖誕老人可以嚐試公平。”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