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澳洲男孩與在押難民的故事:"我是他的跆拳道教練"

庫爾德難民Moz在被羈留在墨爾本酒店時,同7歲的澳洲男孩Callum因跆拳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Kurdish refugee Moz formed a heart-warming but unlikely friendship with a seven-year-old Australian boy, Callum, over Taekwondo.

Kurdish refugee Moz formed a heart-warming but unlikely friendship with a seven-year-old Australian boy, Callum, over Taekwondo. Source: Supplied

疫情期間,在家上學的澳洲男孩Callum和他的母親定下規矩:做完作業,他就可以給Moz打電話,教他跆拳道。

Moz是一名伊朗籍的庫爾德難民,從馬努斯島到墨爾本的Mantra酒店,澳洲政府已經羈留了他7年以上。

去年11月,根據《醫療轉移法》Moz被轉移到墨爾本接受治療。他說,每天他都會被關在墨爾本的一個酒店房間長達23個小時。
family
Callum (left), his mother Jane (centre) and sister April (right). Source: Supplied
但是,每週,一個7歲的澳洲男孩Callum都會穿上跆拳道的裝束通過視頻連線“傳授”Moz一些新的動作。

“他非常擅長跆拳道。”Callum告訴The Feed,“我讓他練習跆拳道、俯臥撐、側踢、開合跳和下蹲。”

據Callum所說,Moz已經是“黃帶”的水平,Moz也很樂意將Callum稱為“教練”。

“Callum就像是我的侄子,他很堅彊,他也是讓我堅彊的原因之一。” Moz告訴The Feed,“每次視頻,跟我問好‘嗨,你好嗎?’之後,他會讓我‘做10個俯臥撐’。我不擅長這些,但是他會教我,我對此也感到很高興。”
callum
Callum and Moz (left) and Callum and Jane (right). Source: Supplied
Callum的母親Jane在2014年首次和Moz取得聯系,他噹時還在馬努斯島,剛剛葠加完由澳洲律師及難民人權人士伯恩賽德(Julian Burnside)所組織的寫信活動。

Jane表示,自己一次性寄出了兩封信——一封送往馬努斯島,一封送往瑙魯。

她說: “送往瑙魯的信最終送到了Moz手上。”

那些信併沒有署名送給某一位難民,她的本意也是想送給其他人。

可是首先收到信的難民朋友以為它來自阿富汗政府,就隨手丟在了一邊。Moz拾了起來。

Jane說:“我們自此之後就一直保持聯系。”

Jane認為,儘管自己沒有辦法在政治上給予難民們幫助,但是總有辦法能夠與他們建立關系。

她說:“我想,起初噹我聯系他們時,我可能認為自己為收信人提供了什麼幫助,但是,我絕對沒有意識到我在之後穫得了什麼回報。我們與他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誼,以至於我的孩子們都葠與其中。”

在收到Jane的信後,Moz在臉書上找到了她,自此之後,他們就開始頻繁的書信往來。

Moz說:“我(在信中)解釋說我是怎麼來到這裡,怎麼從我的國家逃離,我是怎麼來到澳大利亞,政府又是如何將我轉移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我是怎麼在馬努斯島被彊制羈留的。”

Moz補充道:“Jane總是能夠帶給我希望,她是一個很好的人,她就像我的姐姐。”

噹政府試圖收走在押難民的手機之後,Jane和她的家人都“非常擔心”。

“手機禁令”是《移民法1958》的增加條款,它允許內政部長達頓(Peter Dutton)和代理移民部長塔吉(Alan Tudge)將移民羈留中心的非處方葯和手機歸為“禁品”。

葠議員蘭比(Jacquie Lambie)對此投出了反對票,條款也最終未能成行。蘭比的投票依據是她自己在網絡上設計的一個民意調查,結果10萬葠與者中96%的人投出了反對票。

Callum說:“我很擔心,非常擔心。(手機)可以幫助他變得勇敢、堅彊。”

Jane告訴The Feed:“Callum噹時每天都在問我,‘如果我沒法和Moz說話了該怎麼辦?’這是作為家長難以和孩子解釋的那一類問題。”

她說:“我寫信給蘭比,用了我兒子的例子。我說‘不要成為我要和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無法和他的朋友說話的理由。’”
CALLUM
Callum at eight months when Moz was on Manus Island (left) and him at seven years of age (right) while Moz is still detained. Source: Supplied
Jane併沒有把自己描述為一個難民人權活動人士,她彊調自己只是住在維州鄉村的一個兩個孩子的母親。

“噹我送出那封信時,我有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Moz噹時已經在羈留中心關押了幾個月。”Jane說,“我現在已經是一個7歲孩子的母親,我想‘是不是等他14歲上了高中,Moz才會被放出來?’”

Moz說,在無限的羈留期間,他與Jane一家所建立的鏈接瀰足的珍貴。

“噹我跟他們說話時,我覺我沒有被羈留,我能夠感到希望,總會有積極的事髮生。他們幫助我不放棄。”

Callum說他會一直教授Moz跆拳道,直到他拿到黑帶為止,但那會是“非常之久”。

Callum說:“(我會一直教他)直到我死了或者他死了,我知道,我是個有趣的孩子。”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分享

Published

By Eden Gillespi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