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螢幕上癮】我推卸自身責任的經歷......

作為家長,最困難的事就是由 Rory 身上取走 iPad 的過程,他每晚都會尖叫乞求使用 iPad。

supplied

I once found I’d slept for almost two hours while Rory happily kept himself occupied with his screen. Source: Gett Images

* 本文作者 Pippa Smith 為化名。

這一切都由我第二次懷孕開始。Rory 當時兩歲半,經已戒除午睡的習慣,但我卻感到筋疲力竭。我當時的孕吐很嚴重,一直持續至妊娠中期。我一心只希望可以稍作休息。

我非常努力讓 Rory 午睡,經常讓他與我一起睡覺,希望我能在他休息期間小睡片刻;可惜他無法入睡,而我則感到相當不知所措。

我於是開始讓他在自己的房間,給他一些書本和積木,試圖令他的注意力集中。但約十分鐘過後,他就進入我房間找我。就在這時,我開始讓他使用 iPad。

我們從來都不是不使用屏幕的家庭。Rory 過往亦曾在 iPad 上觀看 ABC Kids 電視節目及其他不同節目,但這並非維持了一段長時間。

當我開始在自己午睡期間給他使用 iPad,生活於我已變得相當輕鬆。我有一次發現,在 Rory 開心地一直坐在 iPad 面前觀看節目的期間,我足足睡了接近兩個小時。
我有一次發現,在 Rory 開心地一直坐在 iPad 面前觀看節目的期間,我足足睡了接近兩個小時。
當我需要去見醫生或準備晚餐,將 iPad 拿給他使用成為了一個輕鬆簡單的解決方法。

我的丈夫工作繁忙,而且我們亦沒有家庭成員提供協助;因此,除了 Rory 前往托兒院的兩天,其餘時間我都要照顧他。iPad 實在成為了我的好幫手。

女兒 Lina 出生後,我就更依賴 iPad,程度甚至超乎我想像。

我一心為自己辯解,指這樣其實對他沒有任何傷害。我在 iPad 上安裝很多教育應用程式,又確保他在 YouTube 上觀看的節目能幫助他學習知識。

我從沒想過,讓這個三歲小童每天使用數小時 iPad,會對他造成任何傷害。加上我沒有發現 Rory 出現任何不妥。

他成為了一個好哥哥,對妹妹相當溫柔友善。
Rory 出現嚴重語音發展遲緩,以至我們要帶他去見言語治療師。
直到 Rory 四歲的時候,我才意識到 iPad 可能對他的發育構成影響。有一天,一位言語病理學家到訪 Rory 前往的幼兒園,我同意讓 Rory 接受測試。

的確,他較其他同齡兒童少說話,而且亦讀錯了數個生字,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我以為他終有一日天會進步。

言語病理學家的測試結果令人震驚。報告指,Rory 出現嚴重語音發展遲緩,又建議我們約見言語治療師。

我於是約見家庭醫生,他說國民保健計劃 Medicare 涵蓋言語治療師的費用,但他們的輪候時間相當長,甚至長達六個月。

當我搜尋私營言語治療師,費用令我大為震驚。我們別無選擇,惟有加入等候名單。
在第一次會面,我告訴言語治療師,自己責無旁貸。
在等候期間,我做了一些資料搜集。

一項有關 18 個月大幼兒的調查發現,每增加額外 30 分鐘面對螢幕的時間,出現語音發展遲緩的風險就會增加 49%

有研究則建議,年齡少於兩歲的嬰幼兒不應接觸任何屏幕,而兩歲以上兒童則不應每天使用屏幕超過一小時。老實說,在這個屏幕隨處可見的世代,我實在不知道這是怎樣能夠達成的。

我和丈夫最終決定讓 Rory 去見私營言語治療師。費用雖然昂貴但為了兒子的發展這是值得的。在第一次會面時,我向言語治療師講述自己的責任:我不應讓兒子有太多使用螢幕的時間,但她非常友善且理解我的處境。

她說,沒有辦法證實 Rory 的語音發展遲緩是由 iPad 造成,抑或是由多個因素造成。但雖然她叫我不要責怪自己,我仍繼續這樣做。

最困難的事,就是由 Rory 身上取走 iPad 的過程,他每晚都會尖叫乞求使用 iPad。他的痛哭令 Lina 亦感到不安起來,我有時會想在他們哭的時候,與他們一同哭起來。當時實在非常艱難。

最後,我開始讓 Rory 非常短時間使用 iPad,調教 15 分鐘鬧鐘。這似乎起了一點效用。

Rory 的言語治療進度亦相當理想,雖然他仍未達到同齡同學的程度,但已有所進步。當他五歲的時候,我們決定暫時不讓他入學,讓他有時間追上其他同學的進度。我亦增加了他的托兒服務至每週五天。

我盡可能限制兩名孩子使用螢幕的時間,但部份日子我確實要屈服於現實,讓他們觀看屏幕。我估計,現今大部份家長都是這樣做,因為我們照顧他們的同時,亦要照顧自己。

* 本文作者 Pippa Smith 為化名。

SBS 全新互動紀錄片《Are You Addicted To Technology?》,4 月 21 日起可於 SBS On Demand 上收看,僅限於 iOS 及 tvOS 版本程式。請下載最新版本應用程式,最低版本要求為 OS 13.5。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Pippa Smith
Presented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