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級,有私人機構已開始撤離數百人,包括澳洲人,在空域封閉期間,從這兩個國家撤出。
已有超過 1,000 名澳洲人向聯邦外交和貿易部(DFAT)登記尋求協助離開以色列,另有約 870 名澳洲人及其家屬希望離開伊朗。
在上周,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後,兩國持續互相發射飛彈,威脅將進行更多致命的攻擊。外交和貿易部的官方建議,澳洲人在伊朗應留在原地避難,並避免前往以色列或伊朗。
澳洲聯邦政府也表示,正研究如何協助滯留在以色列和伊朗的澳洲人。

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級。 Source: Getty, NurPhoto / Gili Yaari
羅伯遜(James Robertson)是國際 SOS全球安全主管,國際 SOS是一家為國際學生或外派員工提供醫療與保安支援的私人機構。
羅伯遜向 SBS 新聞表示,在過去一星期,他們接到大量求助,協助澳洲人從伊朗和以色列撤離,部份來自鄰近國家,亦擔憂自身安全的澳洲人。
在其他情況下,公司通常會以航班進出危險區域,但目前這種方式無法實行。
羅伯遜指,他們在過去一星期已成功開車將「數百人」,包括澳洲人,越過陸地邊境,並進行了少量經中東港口的海上撤離行動。
「在過去大約五天內,我們已撤離了數百人,包括一些一兩人的小型撤離行動,也包括較大規模的人群撤離,例如使用巴士或組成車隊經陸路離開。」
他說「挑戰在於首先要將眾人帶到一個安全地點,讓他們可以獲得食物、需要的醫療協助與通信聯絡;然後如果情況安全,再將他們送往離境港口。這就是我們的主要工作。」

兩國都有空襲。 Source: Getty / Alexi J Rosenfeld
羅伯遜指出,在伊朗的情況更為困難,來自澳洲的撤離請求也較少,因為由於嚴格的經濟制裁,前往伊朗工作的人本來就不多,近期全國性的網路中斷也進一步擾亂局勢。
他說「我們一直建議民眾將他們的員工撤出伊朗,或者做好一旦安全就撤離的準備,但目前這並不容易。」
「我們看到一些人選擇留在當地堅守,而另一些人則嘗試從陸路邊境撤離到像土耳其這樣的地方。」
羅伯遜表示,這些撤離行動的組織極為複雜。
「例如,同一批人可能分散在以色列各地」,「第一步是將他們集中到一個集合點。因此我們會指定一些安全的酒店或主要交通樞紐。」
「第二階段則是把他們送往離境的港口。」
羅伯遜表示,從以色列開車穿越到約旦需要好幾個小時,「邊境過關和檢查站都非常繁忙,通關和轉運的等候時間很長。」
他指「大家應該為嚴重交通中斷做好規劃,並準備好在安全地點長時間停留,無論是辦公室、住宅、酒店,甚至是機場,等待空域重新開放或邊境重新通行。」
為何澳洲人難以撤離中東
澳洲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澳洲政府正在評估讓想回程的民眾撤離的方案,但由於空域封閉,撤離工作極為困難。
他星期三(6月18日)對澳洲廣播公司(ABC Radio)表示「我們顯然正在透過外交和貿易部
與這些澳洲人密切合作」,「我們正密切關注這個極度危險地區的最新發展。」
在 2024 年底,澳洲政府曾短暫提供少數由黎巴嫩(Lebanon)前往塞浦路斯(Cyprus)、再飛往澳洲的支援航班,當時以色列與黎巴嫩的政治與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爆發衝突。
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於本星期一(6月16日)表示,外交和貿易部 危機處理中心正「制訂多項計劃,包括當空域開放且情勢安全時的協助撤離方案」。
外交和貿易部發言人在給 SBS 新聞的聲明中也呼應說法。
發言人表示「外交和貿易部領事團隊正努力協助澳洲人安全撤離,當情況安全時,會經由陸路與空路協助。」
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人權法專家傑弗里斯(Regina Jefferies)向 SBS 新聞表示,各國政府可能會協助民眾前往第三國以離開高風險區域,但「政府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政府有照顧人民的責任,但他們也必須確保撤離路線是安全可行。」
「目前存在大量應變計劃,因為例如陸路撤離路線並不明確,也難以預測伊朗或以色列下一步會攻擊哪裡,這本身就是一個風險。」
傑弗里斯指出,包括以色列和伊朗的道路與機場在內的交通基建「基本上已無法使用」。
她指「我認為很多人會認為,當發生武裝衝突或自然災害時,交通基建仍然會維持災前的狀態。」
「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