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Judy去年12月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的研究所課程取錄,並且拿到為期一年的獎學金。她原先為此感到非常興奮,但在申請簽證八個月後,她已經快要對簽證在獎學金失效前獲批失去希望。
她在上海接受 SBS 新聞訪問時表示:「我的遞交日期是2024年12月14日,但沒有人打電話給我,也沒有人電郵給我,完全沒有任何更新,」
「奇怪的是,我看到很多人比我遲5、6個月才申請簽證,但他們已經拿到了……所以我很疑惑,我的簽證發生甚麼事?」
Judy修讀的是軟體工程,她表示,最初幾次打電話給澳洲內政部時,對方表示「太早了」。
內政部的簽證處理時間工具顯示,她的申請目前仍在「標準處理時間」內,顯示90%的500類別學生簽證會在7個月內完成審批。
上星期,她也被告知「要有耐心」,並未要求她補件,表示「一切都看起來沒問題」。
政府將發布新的部長指引,說明簽證批准條件和各學校配額,根據「國家規劃水平」(National Planning Level)來安排最多295,000個名額。

聯邦教育部長祁雅(Jason Clare)在星期一宣布,2026 年起大學可額外接收 25,000 名學生。 Source: AAP / Lukas Coch
她指「我覺得有點正面,但還是很擔心」,她想到可能得重新申請其他國家的學校,讓她感到疲累。
SBS新聞已就新增名額是否會特別保留給博士課程申請者,而向聯邦教育部長祁雅的辦公室查詢。
國際學生對申請澳洲留學猶豫不決
另一位來自中國的博士申請者警告,目前簽證的延誤和問題讓人不應再考慮申請往澳洲讀書。
26歲的Genming Zhang於今年 2 月獲得雪梨科技大學(UTS)機械工程錄取後,即刻申請學生簽證。
他在雪梨向 SBS 新聞表示:「我其實經歷了兩個階段的情緒」,「一開始每天早上醒來都會打開手機、檢查電郵。沒有(消息)、沒有、還是沒有。你會很生氣。」
他曾向內政部投訴,得到的回應只有「等待」。他現在表示感到非常無助,覺得「甚麼也做不到」。「我跟一位職員通話……他們無法給我任何建議,只說等待,而且他們說他們無能為力,無法幫助我。」
他表示,自2月以來,自己已經在雪梨花約 6 萬元,包括住宿、交通與生活費用。

博士申請者Genming Zhang警告其他學生,目前簽證的延誤和問題讓人不應再考慮申請往澳洲讀書。 Source: Supplied
「我會告訴他們——請不要申請澳洲的學校。不要把澳洲的學校放在第一位,應該排在第三、第四、甚至第五。你應該先申請其他國家,因為簽證真的有很大問題。」
印度澳洲教育代表協會(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Education Representatives in India)主席 Nishidhar Borra 表示,政府的改革措施可能會在全球局勢不穩下吸引學生。
他向 SBS Hindi 表示:「你可以看到,印度學生其實現在感到很困惑。在這個階段我該選哪個國家?」
「我們看到美國有不同的新聞……像是特朗普政策影響學生被遣返。加拿大也做了很多改變」,預計英國也即將公布改革白皮書。
他說,澳洲擁有「清晰的政策」,讓國際學生知道他們「對經濟有貢獻、也受到重視」,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