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一個水樽可以解決鼻塞問題 專家話...

到了澳洲冬天,相信不少因為花粉、草花粉引起的鼻敏感,如流鼻水、鼻塞亦有所緩和。但流感季節亦陪隨冬季到來,不少人亦尋求緩和鼻塞的祕方。

水樽真係有用?

Source: Supplied

網上,再度瘋傳一段有關利用水樽就可以緩和鼻塞的小妙方。片中指出想通鼻塞可以嘗試在相反方向的腋下夾水樽一分鐘,便可有效紓緩鼻塞。

片段中的日本耳鼻咽喉科診療部長石井正則醫生指出人的腋下皮膚內側有交感神經,而將膠樽夾在腋下就可以刺激交感神經,可以放鬆腫脹的鼻黏膜,解決鼻塞的情況。

另外,亦有台灣節目為大家驗證有關妙方,節目中找來鼻塞的病人作測試,病人覺得方法有效,並覺得呼吸舒暢。

SBS 中文就此向西雪梨大學教授林奇恩(Danforn Lim)查詢,林教授表示這一種做法通常被稱為淋巴按摩,透過在腋下夾水樽,向腋下的淋巴施壓,以去除局部區域的腫脹/液體,在視頻中提出的建議可以使腋下的淋巴管和淋巴結做好準備,以便從面部和頸部吸收淋巴液,減少鼻黏膜因而腫脹的情況。

雖然此方法可起「即時緩和」之效,但林教授亦提醒必須避免在患者患有感染性鼻竇炎或頭部和頸部區域的任何局部感染期間這樣做,因為這可能使病情惡化。

同時,有醫生亦指出這方法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除非能夠不停地夾水樽妁以刺激有關神經,否則效果只是非常短暫。

雖然最常見的鼻塞成因是感冒和鼻敏感,但亦有可能因為鼻竇炎、鼻瘜肉、鼻咽癌、腫瘤等原因引起。

若各位出現鼻塞問題又確定並非因感冒和鼻敏感引致,請勿亂嘗試坊間妙方,以免延誤診治。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Tracy L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