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襲擊】阿拉伯領袖呼籲各國檢視與以色列關係

阿拉伯與穆斯林領袖在多哈舉行緊急會談後,呼籲重新審視與以色列的關係,此前卡塔爾首都多哈上周遭到襲擊。

Qatar Israel Hamas

Days after an attack on Qatar, Israel says it won't stop hunting Hamas. Source: AP / UGC

要點
  •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威脅將發動更多攻擊,而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聲援卡塔爾。
  • 卡塔爾譴責以色列的襲擊是「懦弱的行為」並呼籲區域各方採取果斷行動作回應。
  •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稱哈馬斯為「野蠻的恐怖分子」。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不排除「進一步向哈馬斯領導層發動襲擊」的可能性,「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同時,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領袖舉行峰會,以支持在上周遭到以色列攻擊的海灣國家卡塔爾

9月9日針對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領導層發動的多哈襲擊,被視為以色列軍事行動的重大升級,而該地區本已因加沙戰爭而動盪不安。

阿拉伯與穆斯林領袖聲援卡塔爾,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則在以色列與納坦雅胡會面,對以色列的強硬立場給予強力支持,儘管美國已對卡塔爾遭襲一事表達擔心。

魯比奧在以色列與納坦雅胡一同出席時表示,結束加沙戰爭的唯一途徑,是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並投降。

他補充,雖然美國希望透過外交途徑結束戰爭,但「我們必須為這種可能性不會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
美國表示,在以色列襲擊卡塔爾之前,事先並未收到任何警告。

卡塔爾境內設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9月14日)表示,以色列必須「非常謹慎」。

「他們必須對哈馬斯有所行動,但卡塔爾一直是美國重要的盟友。」

卡塔爾譴責是次襲擊「懦弱而卑劣」

哈馬斯表示,以色列的襲擊造成其五名成員死亡,其中包括哈馬斯領導人兼首席談判代表哈雅(Khalil al-Hayya)的兒子,但他倖存。卡塔爾則稱,其一名保安人員也在襲擊中喪生。

這次峰會聚集了包括伊朗、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在內的多個國家。

峰會最後的公報並未納入路透社早前看到的措辭。

該公報曾指出,以色列的襲擊及其他「敵對行為」威脅著區域共存與關係正常化的努力。
Men in suits or Arab dress standing in a line in front of a row of flags
A broad spectrum of states attended the summit — including Iran, Türkiye and Saudi Arabia. Source: Getty / Anadolu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以色列「持續的侵略政策正在破壞與以色列現有諒解與協議的未來」。

峰會公報則呼籲各國檢視與以色列的外交與經濟關係。

阿拉伯聯盟助理秘書長Hossam Zaki表示,這是「邀請」與以色列有關係的國家重新審視他們之間的關係。

埃及總統 Abdel Fattah al-Sisi 與美國結盟並於1979年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表示以色列的行動「為任何新的和平協議設下障礙,甚至破壞現有的協議」。

魯比奧親身到卡塔爾

魯比奧在結束以色列之行後將前往卡塔爾。

他呼籲卡塔爾繼續在解決加沙戰爭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並表示卡塔爾可以幫助實現:釋放仍在加沙被扣押的全部48名人質、解除哈馬斯武裝組織,以及為加沙人建立更美好未來的目標。

但他與納坦雅胡一同發表的言論顯示,美國現在認為外交解決方案的可能性不大,並支持以色列計劃發動一場新的大型軍事行動,納坦雅胡聲稱這將「徹底擊潰」哈馬斯。

魯比奧表示:「儘管我們或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外交途徑來結束戰爭,而且我們會繼續努力,但同時必須為這種可能性不會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

他稱哈馬斯為「野蠻的恐怖分子」。

「哈馬斯必須作為一個能威脅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武裝力量徹底消失。」

另一方面,納坦雅胡並未排除在本月稍後的聯合國大會上,部分國家可能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下,作為回應而吞併以色列所佔領的約旦河西岸。

法國和英國已表明立場,將會承認巴勒斯坦國。
當被問及以色列是否正考慮將其主權延伸至西岸時,納坦雅胡表示:「未來的下一步不需要提前公開。」

「很明顯,針對我們採取的單方面行動,只會引來我們的單方面回應。」

在耶路撒冷與多哈進行外交行動的同時,以色列軍隊繼續攻擊加沙市。

當地衛生當局表示,他們對兩棟住宅以及一頂收容流離失所家庭的帳篷發動襲擊,造成至少16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軍方還摧毀了一棟位於加沙市西部的16層大樓。

軍方在襲擊前大約一小時警告了避難在樓內及附近的流離失所家庭撤離。軍方稱該建築被用來隱藏「恐怖主義基礎設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ource: Reuter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