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針》總編輯霍頓認為中國不應為新冠疫情負責

以英國為基地的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 總編輯 Richard Horton (霍頓) 認為,新冠病毒極可能是從動物宿主傳到人類身上,大家必須要了解這個過程,從而減少病毒在動物之間的傳播,及嘗試避免病毒由動物傳到人類的情況出現,而不是尋找零號病人。

Richard Horton made the comments in an interview with China’s state broadcaster CCTV.

《刺針》(The Lancet) 總編輯霍頓接受央視訪問,表示中國不應為新冠疫情負責。 Source: CGTN

霍頓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專訪時,引述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即大家最近幾個月對抗的,其實有兩種疫情 — 一種是由病毒所引發;另一種則是由虛假信息所引起,虛假信息所構成的影響,很多時同跟由病毒所引起的疫情不遑多讓。
The Lancet's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re, brings together new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content from across The Lancet journals as it is published
《刺針》醫學期刊的資源中心,把刊載在該期刊裡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整理方面閱讀。 Source: Facebook/ The Lancet
他又說,節目主持人所提到的報導,正是病毒陰謀論其中一個例子,這對打擊疫情造成不利影響。

霍頓認為,大家必須了解病毒的起源,並要以科學的態度來作研究,不要讓陰謀論擾亂我們的思考。

尋找零號病人沒有意義

他又指尋找零號病人並沒有意義,例如 80 年代愛滋病大爆發時,當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務求尋到零號病人,最終找到在美國擴散病毒的超級傳播者,但很多年後又發現他原來不是零號病人。

對於那位被認為是零號病人的人來說,可能會對他造污名化和歧視,除了幫助不大之外,也不科學。

主持人也問他,有人認為中國是新冠病毒散播源頭,病需要為此作出賠償,究竟他有些什麼看法。

霍頓認為有人在這方面指責好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沒有用之餘也並不真實,打家應與中國合作,了解疫情,確保疫情不會捲土重來。

中國不需對新冠疫情負責

霍頓認為,中國不想看到疫情爆發,也不應為此負責。他又極度讚揚中國科學家及醫生所作出過的貢獻。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By Aaron W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刺針》總編輯霍頓認為中國不應為新冠疫情負責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