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移民經紀連累多人成「黑民」 中國女子判監6年半

一名中國籍女子假扮移民經紀,代多名客戶「申請」簽證,並偽造內政部信件令客戶誤以為其申請獲批,導致多人不知情下逾期居留。該女子從中賺取超過30萬元,東窗事發後被判監6年半。

The fake migration agent

The fake migration agent Source: ABF

要點:

  • 一名中國女子假扮移民經紀,收錢後沒替客戶申請簽證,從中騙取超過30萬元。
  • 案中受害人多不諳英語及澳洲移民法,又因為身處海外而未獲當局聯絡上。
  • 被告最終被判監6年半,除充公3萬元現金外,亦被命令賠償客戶18萬元。

澳洲邊防署今日(2月7日)發出新聞稿,表示經邊防署、外交及貿易部和聯邦警察的聯合調查,揭發一名38歲的柏斯中國籍女子假扮移民經紀,向無數客戶收取報酬以提供「從來沒有」的服務。

邊防署表示,很多受害人都是弱勢人士,英語能力有限,也有認識澳洲移民法。一些人被收取簽證申請費,但該些申請從沒遞交,令他們成為非法居留者或未能進入澳洲。

當局表示,是在2013年留意到本案,當時墨爾本的郵件處理中心截獲4件寄往柏斯的國際包裹,內藏約30本外國護照。根據澳洲法例,藏有其他人的外國護照是刑事行為。這次發現觸發了外交部的初步調查。

翌年,邊防署加入外交部的調查,它們懷疑今次被判監的女子假扮移民經紀,偽造內政部文件。

當局找出8名原告和超過70名證人。調查人員執行搜查令,在女子的住所和辦公室檢獲數千份文件、無數個電話、電腦和3萬元現金。被檢走的物件包括偽造的內攻部文件,該女子用來向客戶謊稱他們的簽證申請已獲批。

邊防署稱,很多受害人仍未被發現或聯絡,因為他們住在海外。

柏斯地區法院從去年10月19日開審,經過5星期審訊後,被告的12項控罪全部成立,包括10項取酬提供移民協助時並非移民經紀罪、一項處理價值超過1萬元犯罪得益罪,以及一項非法管有海外旅遊證件罪。

被告在上周四(2月4日)被判監6年半,其中4年半不准假釋。法官亦命令充公檢獲的3萬元現金,以及頒令被告向原告總共賠償18萬8,235元。

邊防署West行動指揮官James Copeman表示,該署不會容忍假經紀提供非法移民服務和誤導的移民建議。

當局呼籲,如發現有人假扮移民經紀,可聯絡Border Watch,網址:Australia.gov.au/borderwatch

要查核註冊移民經紀的資料,可到政府網站www.mara.gov.au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