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航(Qantas)今日星期三(6月11日)宣布,將關閉集團旗下設於新加坡的廉航「捷星亞洲」(Jetstar Asia),來往西澳旅遊城鎮布魯姆與新加坡的航線,將於7月29日終止。
澳航表示,受「捷星亞洲」關閉的影響,新加坡約裁減大約500個職位。但飛機調回澳洲後,將在本地創造約100個職位。
澳航又說,今次的決定,有助加強其在澳洲及新西蘭的核心業務。並釋出最多5億元資金,「投入集團史上最大規模的機隊更新計劃」。
金伯利地區痛失直航
「捷星亞洲」來往西澳旅遊城鎮布魯姆與新加坡的直飛航線,兩年前啟航,每年營運4月至10月,每星期兩班。
該航線原為金伯利(Kimberley)地區居民提供西澳直飛國際航班,無需經由珀斯轉機。原本預期首年吸引超過6,500名旅客,為西澳遠西北金伯利(Kimberley)地區帶來經濟效益。
澳航發言人在聲明表示:「我們對旅遊旺季提前結束對當地旅遊業造成的影響深感遺憾。」
「我們對因此造成的不便致上誠摯歉意,所有受影響的旅客將獲得全額現金退款,以便另行安排行程。」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數據指出,該航線表現不如預期,多數乘客為當地居民,機位使用率偏低。
西澳旅遊界感失望
澳洲西北旅遊局(Australia's North West Tourism)總裁塔切爾(Bill Tatchell)形容此決定是「對地區的重大損失」,認為航班知名度逐漸上升,正值發展階段就被腰斬,令人惋惜。
布魯姆機場行政總裁蕭克雷格(Craig Shaw)表示,直至公告當天才得知消息,形容社區將深切感受到失去唯一國際航線的影響。
「捷星亞洲」在新加坡營運超過20年。前身是已經結業的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勝安航空(SilkAir)於2018年短暫營運的試驗航班。
由於近年受到供應商成本飆升、機場收費高昂及亞洲廉航競爭加劇影響,導致該航空公司營運壓力沉重,預計在本財政年度將錄得3,500萬元的稅前虧損。
澳航集團行政總裁哈德森(Vanessa Hudson)表示:「捷星亞洲團隊一直提供優質服務及營運表現,令人引以為傲。可惜在無法持續獲利的情況下,唯有作出艱難決定。」

澳航行政總裁哈德森( Vanessa Hudson)。 Credit: DAN HIMBRECHTS/DAN HIMBRECHTS
16條亞洲區域航線受影響
捷星亞洲結業後,僅影響其新加坡基地營運的16條亞洲區域航線。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來往澳洲與亞洲,包括新加坡、泰國、印尼、越南、日本和南韓等主要航點的國際航班,以及「捷星日本」(Jetstar Japan)的服務,將維持不變。
至於乘客方面,捷星亞洲將為受影響的旅客提供全額退款,並盡可能安排改搭其他航班。澳航強調,將全力確保捷星亞洲履行對供應商、員工及顧客的責任。
儘管捷星亞洲將關閉,但澳航強調,新加坡依然是集團第三大國際中樞,未來將繼續透過近20個代碼共享與聯營夥伴,維持對亞洲各地的航空接駁。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