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 (1月14日)

極端熱浪襲全國,部分地區將錄得 48 度高溫。

heatwave_aap_1.jpg

Source: AAP

澳洲全國各地再受熱浪侵襲

澳洲內陸連同塔州大部分地區,將會在周一至週三先經歷第一輪熱浪,但最差的情況,可能從週三或週四開始。

第二波熱浪將湧向東部各州,即是澳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澳洲氣象部門將熱浪分為三個等級:低強度 (Low intensity)、嚴重 (Severe) 和極端 (Extreme)。

你所在的地區將屬於哪一級?點擊看全文。 

巿議會狠批硬性規定澳洲日入籍

一個代表地方政府及市議會的主要團體稱,聯邦政府堅持在澳洲日舉行公民入籍儀式是「奇怪的」做法。

聯邦政府正在修改公民身份法規,迫使每個市議會在 1 月 26 日舉行公民入籍儀式。根據新規定,市議會亦必須在 9 月 17 日舉行第二次公民身份儀式。

新規定對出席者的衣著亦有所規定。

澳洲地方政府協會主席奧諾林認為,不應硬性規定公民入籍儀式與澳洲日聯繫起來。

但總理莫理遜向澳洲廣播公司(ABC)表示,修訂有助維持澳洲日,對所有澳洲人都是重要日子,不論他們的背景。

莫理遜說:「我將確保澳洲日不會逐步受到破壞,而且亦會不斷有新的元素,持續成為所有澳洲人聚集在一起的重要日子。」

他說,這天是澳洲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日。

反對在澳洲日慶祝的人士就認為,澳洲日是標誌英國人的入侵,並帶來暴力及破壞。

女法官獲委任為新州總督

新州上訴庭主席比茲莉 (Margaret Beazley) 已被委任為新州第 39 任總督。

比茲莉昨日接受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的委任時,情緒顯得有點激動。她表示會以三個核心信念 -- 社區、教育和法治 -- 執行職務。 

委任儀式在雪梨歌劇院外舉行。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讚揚比茲莉是法律界的領導者,和許多法律專業人士的導師。

比茲莉曾任聯邦法院法官,自 2013 年至今一直擔任新州上訴庭主席, 是第一位女性擔任這個職位。她亦是三位成年子女的母親。

比茲莉將會接替現任新州總督克利。 克利則被聯邦政府委任為下屆澳洲總督,將於數月後履新。

死者家屬促新州執行藥檢

一名19歲女子參加雪梨一個週末音樂節,疑因吸食有害藥物死亡,死者家人敦促新州州長貝利珍妮安在音樂會場地執行藥檢。

反酒精及毒品基金會發言人路卡斯同意,政府應該認真考慮引進藥檢測試。

路卡斯引述海外的經驗顯示,年輕人一旦了解這些有害藥物的成份,就會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新州州長貝利珍妮安則表示,無意實施這項措施。

墨爾本東南面發生交通意外一人重傷

墨爾本東南部 Springvale Road 及 Princes Highway 交界,於今晨 4 時 50 分發生兩車迎頭相撞事件,有七人被送往醫院,其中至少有一人受重傷。

傷者中有六人年齡介乎 16 至 20 歲之間,他們是同一輛汽車上的乘客,另有一名傷者則為一名駕駛另一輛肇事汽車的 40 多歲男子。

警方敦促駕駛者避開該區。

聯邦政府關注新州大量魚類死亡事件

聯邦政府將於本週召開會議,討論新州達令河有大量魚類死亡問題。

聯邦農業部長利特爾波特(David Littleproud)表示,他將尋求各州同意從「梅利達令河基金」動用五百萬元,用於照顧該河流域的魚群。

工黨領袖索頓(Bill Shorten)則呼籲建立一個緊急工作組,調查魚類死亡的方式和原因,包括是否與農業化學品,例如化肥有關。

但新州政府堅稱,情況是由於天氣乾旱造成大量魚類死亡。亦有人認為河流系統管理不善為主要原因。

南澳商會倡全州禁用即棄塑膠製品

南澳主要商業團體,支持在州內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產品。

州政府發布討論文件,就全州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產品,包括咖啡杯,飲管,餐具以及購物袋,徵詢公眾意見。

南澳商會表示,應考慮為環境保育,接受少量的不方便。

南澳綠黨參議員漢森楊格(Sarah Hanson-Young)表示,她希望看到其他州也支持,禁用有關的塑膠產品。

漢森楊格說:「需要這個禁令不僅在南澳實行,而是在全國其他地區都會實行。所以我亦致電予聯邦環境部長,要求澳洲政府理事會討論,堅決推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

科學家沃森因種族主義言論被褫奪諾貝爾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多次發表有關種族與智商的言論,而遭褫奪諾貝爾獎榮銜。

現年 90 歲的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出,指基因導致黑人與白人,平均在智商測試出現差異。他在 2007 年亦曾經提出類似的言論,但隨後道歉。

沃森在 1962 年因為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獎。他目前在一間療養院居住;此前他遇到車禍,目前正在康復。

波蘭或禁止公共部門使用華為產品

中國電訊公司華為駐波蘭分公司高層王偉晶,被指從事間諜活動而遭波蘭拘捕的事件繼續發酵,波蘭政府一名負責網絡安全的官員說,波蘭可能考慮禁止公共部門使用華為產品,並可能通過立法,限制被認為威脅國家安全的科技產品。

波蘭內政部長早前表示,歐盟及北約應制定共同立場,研究是否將華為排除出他們的市場。

華為已與王偉晶「劃清界線」,指他因個人原因違反波蘭法律而被捕,決定立刻終止與他的僱傭關係。

中國駐波蘭大使館要求波蘭盡快就事件進行領事通報,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篷佩奧到訪沙特阿拉伯

美國國務卿篷佩奧(Mike Pompeo)到訪沙特阿拉伯,預計討論的主要議題包括伊朗核問題、也門、敘利亞以及記者卡舒吉的死亡事件等。

訪問為期兩日,期間他會與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會面。

篷佩奧在中東多國訪問,包括阿聯酋及埃及等,沙特是最後一站。他此行目的,主要是為爭取各國支持美國從敘利亞撤軍。

美國與沙特在也門以及敘利亞的衝突中,支持敵對的勢力。

巴黎麵包店爆炸事件死亡人數增至四人

巴黎一間麵包店星期六發生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四人。救援人員昨天在瓦礫中找到了一具遺體。

爆炸造成數十人受傷,其中10人仍處於情況危殆。消防部門發言人表示,消防隊員仍在搜尋是否有其他受害人。

希臘執政聯盟分裂 本星期進行信任投票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表示,就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更改國名,他領導的執政聯盟分裂,因此會在今個星期進行信任投票。

國防部長坎梅諾斯(Panos Kammenos)指,由於反對馬其頓更改國名,他將辭去國防部長職務;同時,他說領導的獨立希臘人黨(Independent Greeks)將會退出聯合政府。

希臘國會上星期批准了一項協議,該項協議在去年六月達成,希臘同意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稱為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

但有希臘人認為,馬其頓只可以是希臘馬其頓省的稱謂。

自馬其頓 1991 年脫離前南斯拉夫獨立以來,希臘一直反對這個在北方的鄰國以馬其頓的國名加入國際組織。

坎梅諾斯說,國會批准的協議給予太多讓步,因此他領導的政黨退出聯合政府。

坎梅諾斯說:「感謝總理的合作,但由於馬其頓名稱協議的問題,合作不能繼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