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SBS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一個最新的研究或已成功破解榴槤「臭味」的基因,日後可能用作生產味道較易令人接受的榴槤。
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的癌症研究學者鄭教授(Professor Teh)今天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已成功找到榴槤中的獨特氣味及味道的重要基因。
研究發現,這些基因只會在水果成熟的時候才會變得活躍,因而令榴槤在熟透的時候散放獨特的氣味。
鄭教授表示,理論上若研究人員成功剔除有關的基因,榴槤在成熟的時候所散播的氣味便不會太強。
他又指,科研人員將來亦有機會可以縮短榴槤成熟所需要的時間,甚至可以大幅減少水果的含糖量。
他表示,將會繼續與其他科學家合作,以達到以上的這些目標。
強烈氣味助傳播種子
鄭教授的團隊在榴槤的基因圖譜中找到 4.6 萬個遺傳因子,比人類的基因圖譜多兩倍。
同時,團隊亦發現,榴槤基因的歷史可追溯至 6,500 萬年前、現時用以製造朱古力的可可樹植物。
鄭教授說,令榴槤發出「臭味」的基因只在水果的果肉中找到,但在榴槤的根部、莖部及樹葉中都找不到。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榴槤強烈的氣味是有助吸引動物進食,從而協助傳播植物的種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