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沒電、手機忘家、手機變磚……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惴惴不安的心情?這種心情現在有了新的代名詞:Nomophobia。
顧名思義,這個英文單詞由no+mobile+phone+phobia組合而成,意為“無手機恐懼癥”。
劍橋詞典在聲明中說,
“你們的選擇告訴我們,全世界的人都可能遇上了這種焦慮,以至於大家都認為應該賦予它一個名字。”
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學者認為智能手機事實上已經成為我們自己的延伸,
“當用戶將只能手機視為自我的延伸時,他們更有可能依賴於這些設備,這從而引發了無手機恐懼癥。”
據一項調查結果,58%的男性和47%的女性都可能患有這種恐懼癥,而這種癥狀也確實在改變我們和手機的日常相處方式,65%的人睡覺時會把手機放床頭,34%的人承認在跟伴侶親密接觸時還接了電話,超過一半的人從不關機,20%的人表示如果非要選擇,他們寧可不穿鞋子一周而不願沒有手機陪伴。
一系列研究已經在探討高度的手機依賴與睡眠質量下降、抑郁、體型形象等問題的關聯,最近的另一項研究表明,通過智能手機輕松訪問外部信息也會導致交互記憶,從而降低我們獲取和保留知識的能力。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探討徹底關機的好處,這可以讓人們願意花更多時間與身邊人相處,擁有更多的高質量關系,並更好地感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