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遜外訪:能否搶回自家後園?

莫里遜意圖重塑澳洲在南太平洋諸國的影響力,特別是中國經援的重點對象 --- 瓦努阿圖 。

The Prime Minister

The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Scott Morrison Source: AAP

澳洲總理莫理遜訪問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和斐濟,分析指,全是為了抗衡中國在當地擴展影響力。

澳洲長期忽視自家後園

澳洲一直把南太平洋諸國當成自家後園,如同美國眼中的南美,但澳洲表現出來的行為,令人覺得澳洲並不重視這個「後花園」。

除了近年澳洲對兩國的經濟援助愈來愈少,甚至多次特大天災﹐來自澳洲的援助與三、四十年前相比總是姍姍來遲。

對上一次有澳洲總理到訪瓦努阿圖,已是 1990 年霍克 (Bob Hawke) 當總理的事,至今大約 18 年;對上一次到訪斐濟的澳洲總理是何華德 (John Howard) ,年份是 2006,約 12 年前。兩位總理到訪當地的目的,只是順道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並非針對地展開國是訪問。

以澳洲為首重啟各項援助

因此輿論和分析均判定這次訪問目的,是重塑澳洲在南太平洋諸國的影響力,特別是中國經援的重點對象 --- 瓦努阿圖 。

澳洲承諾提供新的基礎設施基金、新的外交使團和更多的交流機會,澳洲還會建立全新的太平洋辦事處。

至於不在這次訪問之列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會協助改善其電力設施,為 70% 人口提供更穩定的電力。

在軍事方面,澳洲會協助巴布亞新畿內亞興建新的軍事基地,由澳洲國防部太平洋應變培訓隊提供培訓,以及與日本、新西蘭和美國提供聯合防務保證。

澳洲在經援發展中國家有豐富經驗,包括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的透明度和防止行賄受賄等等,形象比較正面。

太平洋島國反應正面挑戰仍在

從目前的發展形勢觀察,瓦努阿圖對澳洲重返該區的態度正面,反映澳洲仍是首選的合作夥伴。

可是,南太平洋諸國對澳洲也有許多不滿,例如澳洲長期將難民安置在該區,在部分島國居民眼中,澳洲在人權問題上好像說一套做一套。

在南太平洋諸國最關心的氣候變化問題上,澳洲多屆保守派政府是出了名「否認氣候變化由人類活動引起」,島國居民感到他們的下一代隨時被海水淹沒,而澳洲則漠不關心。

在處理恐怖分子帕卡殊的國籍問題上,內政部長達頓宣布帕卡殊擁有斐齊國籍時,事前並無諮詢或通知過斐濟政府。知情人士形容「令斐濟政府憤怒不已」。斐濟不滿澳洲政府長期對該國抱有高高在上的心態,這些近年累積下來的不滿和長年的忽視,當然並非莫理遜一次出訪就能化解的。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