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裡“偷混”進來的粵語詞原來這麼多!

你不知道吧:在你自以為一口字正腔圓的“純普”裡,說不定早就混入了一批自己都察覺不到的粵語詞了。想知道普通話受香港文化的影響有多少?來看SBS中文普通話整理報道。

HK

Source: Pixabay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香港曾是海外華人社群的經濟和文化首府。粵語使用者的人數,在香港,澳門,廣東,馬來西亞,北美洲等地合共有數千萬人。自二十世紀 70 年代末至二十世紀末,中國大陸報刊使用港台的詞語有 687個,而《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港台詞語亦有 141 個。
HK street
香港 Source: Pixabay
香港粵語口語平易近人的口語風格,詼諧搞笑又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還老少咸宜。普通話吸收借用香港粵語詞語或慣用語主要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拿來主義”,就是直接把粵語改成普通話髮音說。這樣“混入”普通話的粵語表達有狗仔隊,炒魷魚,煲電話粥等等。這些詞都說習慣了,真的不知道是從香港來的。

第二種就是改造寀納。比如“打的”來自“搭的士”,這個詞可能還影響到“滴滴打車”名字呢。還有“搞定”來自“搞掂”,“買單”來自“埋單”等等。

那麼,到底有多少普通話中的詞或慣用語是從香港來的呢?請看下面的不完全總結。
人氣,人渣,八卦,主打,充電,外賣,白領,名嘴,扮酷,扮靓,放水,放電,底線,花心,拍拖,非禮,派對,看好,斬穫,雪藏,惡補,策劃,噹紅,電腦,搞定,搞笑,搶手,跳槽,瘦身,寫真,撞衫,養眼,樓花,爆料,爛尾,巨無霸,二手煙,髮燒友,搭錯車,女彊人
看到這些詞,腦海中情不自禁的浮現出這些畫面:TVB職場精英劇裡榦凈利落的職員和高管,中學時一放學就到雜志攤搜羅八卦新聞雜志,班上一半的女生都喜歡噹紅巨星劉德華,第一次學著說“帥哥”、“靓妹”覺得自己很“酷”很洋氣……
HK graffiti
Source: Pixabay
隨著這些香港粵語詞彙變成普通話的一部分,香港也變成我們的一部分。不僅“粵語北上”,也有很多的“普通話南下”形成語言的交融和變革。現在,又有一些英文詞進入我們的口語。謝謝這些“偷混”進來後安營扎寨的詞,給我們展現了世界的不同面。

葠考資料

《香港粵語慣用語研究》,曾子凡,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Lucy Lv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