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印第安人傳統承認2個靈魂、5種性彆

美洲印第安人運動聯合創始人羅素說:“在我的文化中,我們用Winkte稱呼穿著半男人半女人的人。 Winkte是一個光榮的詞,你是一個特彆的人。在我的部落和全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我們認為你是我們孩子的老師,併為你的身份和人格自豪”。

native indian

Source: Pixabay

性彆VS靈魂

在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之前時候,美洲原住民社會承認三到五個性彆角色:女性,男性,“雙靈”女性,“雙靈”男性和跨性彆者

美洲印第安人的信仰是,有些人自出生就擁有“兩個靈魂”,併兩個都表達得如此完美。他們相信,能夠同時通過兩種性彆的眼睛看世界,是造物者的禮物。
INDIAN
Source: Pixabay
傳統上,“雙靈”人士在部落內擔任重要職位,併贏得高度的尊重。他們的職位有醫男/女,薩滿,魔術師,部落口述傳統的守護者,戰爭期間的護士,廚師,陶工,織工,歌手/藝術家,以及孤兒和老年人關懷等。

女性身體的“雙靈人”是獵人,戰士,從事通常是男人的工作,併總是無所畏懼。生理男性、性彆女性的人可以去戰爭,也擔噹了烹飪,清潔和其它家庭責任。

傳統VS規定

歐洲人來到美洲大陸後,要求所有人都符合他們規定的兩個性彆角色。歐美婚姻法的實施使北美部落之間曾經常見的同性婚姻失效。

在20世紀之前,人類學家廣泛使用“Berdache”一詞作為一個通用術語來稱呼“雙靈者”。 這個語來自法國,意為男妓,詞根來自阿拉伯語“Bardaj”,意思是“俘虜”或“奴隸”。
TWO SPIRIT
Source: Pixabay
Indian Country Today撰文稱噹哥倫布的隊伍遇到“雙靈人”時,他和他的船員把他們扔在坑裡,讓他們的戰犬撕裂“雙靈人”的四肢。

印第安人認為LGBT(女同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是歐美人髮明的詞彙,消除了美洲原住民稱謂中的精神意味。

美洲VS亞洲

維基百科報道,台灣原住民也有近似雙靈的概念。

泰雅族認為性彆氣質不符合生理性彆者,心裡住著不同的一個人。而這類特彆的人會被認為是具有巫靈體質,因此在部落之中受到尊重和敬畏,太魯閣族語稱為“hagay”。

南部排灣族部落則泛稱為Adju(原意為好姐妹相互間的代稱詞),在部落扮演重要祭典的吟唱者,守護祖先留下的天韻。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Lucy Lv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美洲印第安人傳統承認2個靈魂、5種性彆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