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在上週五自由黨領袖挑戰中僅收穫11票的前外長在最近兩天收穫了不少葆讚,有來自同僚也有來自政治對手。
前總理特恩布爾將其描述為“澳洲乃至世界範圍” 裡鼓舞人心的女性榜樣及“澳大利亞最優秀的外長”;
工黨外交事務髮言人黃英賢(Penny Wong)也向畢曉普致敬,稱她“在國內外支持澳大利亞的奉獻精神不容質疑”,併特彆感謝畢曉普對兩黨合作的貢獻和對其個人的禮貌;
前總理兼外長陸克文(Kevin Rudd)稱畢曉普贏得了全世界外長們的尊重。

Source: SBS News web capture
身為澳洲首位女性外長,外表略顯彊勢的畢曉普拒絕以“女權主義者”自居。
她在2014年向全國新聞俱樂部髮表講話時說,

Julie Bishop is standing by PM Malcolm Turnbull, saying he will lead the government to the election. Source: AAP
“我覺得沒有必要以這種方式自我定位(為女權主義者)。”
她噹時表示,“女權主義者”一詞“併不特彆管用”,併且否認議會中有”玻璃天花板“阻礙女性髮展。
現年62歲的畢曉普在南澳出生、長大,於1983年與噹時的丈夫、房地產開髮商吉列恩(Neil Gillion)一同搬到珀斯。

Source: SBS News web capture
兩人離婚後,畢曉普從老牌律所Clayton Utz的隊伍中脫穎而出,併在1994年升至合夥人。
隨後,她還曾先後擔任西澳州城鎮規劃仲裁委員會(Western Australia Town Planning Appeals Tribunal)主席、默多克大學評議會(Murdoch University Senate)成員及SBS(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的總監等職。
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商學院短暫進修後,畢曉普回到澳大利亞併正式開啟政治生涯。
畢曉普在霍華德任總理時期曾擔任過老齡部部長、婦女部長、教育部長,直到2013年,她被噹時的總理艾伯特任命為外交部長,達到事業的一個新的高峰。

Source: SBS News web capture
過去15年,畢曉普一直擔任聯盟黨前座議員;
過去11年,她一直是自由黨副領袖;
過去5年,她一直是澳大利亞外長。
這令她具有很高的“人氣”,甚至在2017年3月的一項調查中,30%的受訪者表示畢曉普是首選的自由黨領袖,而特恩布爾為27%,彼得·達頓為5%。

Source: SBS News web capture
她本人在2013年被問及是否能夠連著幾個任期擔任外長,噹時她毫不猶豫地說,“噹然!”
而在卸任外長後的本週一,畢曉普希望繼任者、前國防部長佩恩能繼續為四年前MH17航班的受害者們爭取正義。